卧薪嘗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複國的事迹,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春秋時, 越王勾踐戰敗,為吳所執,既放功率表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于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會稽敗辱之恥。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漢趙晔《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卧薪事不知所出。後用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敢安逸之典。 宋蘇轼《拟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卧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歎功名之不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