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中國的曆史上,隻有上海和武漢兩個城市曾經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漢”以及“大漢口”曾經聲名遠播。而如今,随着城市改造的快速推進,一棟棟優秀曆史建築被推倒,一片片著名裡分(裡弄)被夷平,一處處具有保護價值的工業建築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幾乎是清一色的高檔樓盤。地産經濟正在左右城市的發展。曆史正在離我們遠去,文化正在離我們遠去,記憶正在離我們遠去。若幹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還能記得大武漢曾經如此輝煌的曆史嗎?若幹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到哪裡去找尋曆史上的大武漢、大漢口的蹤迹?
橋梁機械廠大門(來源:《中國企業登記年鑒·武漢專輯》)
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橋梁機械制造廠原位于武漢市漢陽區鹦鹉大道214号,前身是大橋局機械經租站。
據《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志(1953-1995)》(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史志編纂委員會2001年12月編)記載,1953年12月,成立大橋局機械經租站,由大橋局機械科領導。時有職工328人,管理人員12人,負責橋梁機械的租賃、維修和少量專用機械設備、鋼結構制造任務。
1955年3月,武漢長江大橋進入全面施工準備階段,因機械設備不能滿足施工需要,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局決定:“撤銷長沙工務修配廠,全部職工及所有财産移交大橋工程局接管”;3月25日,大橋局機械經租站改為機械修配經租站,職工增至819人,其中管理人員95人,仍由大橋局機械科領導。1956年4月,大橋局将機械修配經租站改由大橋局直接領導。
1958年9月,随着橋梁建設的發展,鐵道部和大橋局共同投資500萬元,在漢陽鹦鹉洲征地500畝,将機械修配經租站擴建為橋梁機械制造廠(簡稱橋機廠),主要承擔橋梁施工專用機械設備和部分通用機械及鋼梁、鋼結構制造等任務。
到1995年底,橋機廠下設辦公室、企業管理辦公室、生産科、技術科、經營計劃科‘安全監督檢查科、物資科、勞動人事科、财務科、武裝保衛科、行政管理科、離退休職工辦公室等12個科室;廠屬生産單位有:一、二、三、四、五車間和設備動力車間,運輸隊及深圳漢寶基礎施工公司、武漢機械施工公司、武漢愛格爾建設有限公司。職工總數為1795人。
橋機廠研制的專用機械設備包括:各類打樁機械(振動打樁機、振動沉拔樁機、蒸氣打樁機、柴油打樁機、柴油打樁錘、多功能打樁架、靜壓樁機),各類工程鑽機(沖擊式鑽機、DQ-2450型鑽機、BRM型轉盤工程鑽機、全液壓鑽機),各類起重機械(橋梁起重機、橋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架橋機、橋梁提升機、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梁造橋機),其他專用機械設備和通用機械設備等。
1958年興建中的橋梁機械廠(來源:《百年漢陽造》)
據《中國企業登記年鑒·武漢專輯》(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介紹,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橋梁機械制造廠建于1954年,是國内設計制造橋梁施工機械為主的制造廠,原有廠區面積約30萬平方米,職工二千餘人,工程技術人員占6%。
該廠擁有鑄、鍛、機加工、鋼結構、總裝等車間,廠内有鐵路專用線通往長江專用碼頭。
該廠主要産品有筒式柴油錘、打樁機架、震動沉拔樁機、各種回轉工程轉機、船路兩用吊機、門式吊機、浮箱、高中檔拆裝式活動房屋、中小型鋼梁及橋梁支座等。
該廠産品曾用于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武漢晴川飯店、越南紅河橋、坦贊鐵路等。
橋梁機械廠生産的85M跨龍門起重機(來源:《中國企業登記年鑒·武漢專輯》)
橋梁機械廠生産的7025吊船(來源:《中國企業登記年鑒·武漢專輯》)
橋梁機械廠生産的BDM-1型鑽機(來源:《中國企業登記年鑒·武漢專輯》)
橋梁機械廠生産的簡易舂架及沉拔舂機(來源:《中國企業登記年鑒·武漢專輯》)
據《武橋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志(1953-2013)》(武橋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編)記載,2002年底,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11月18日經武漢市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同年12月26日召開“中鐵大橋局集團武漢橋機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按照《公司法》要求形成法人治理結構,成立了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
2005 年12 月,按照國家859 号文件精神進行主輔分離股份制改造,企業性質由國有控股變化為股份制企業,員工身份進行了置換;同年12月26日召開創立大會,宣告中鐵武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8 年,原中鐵武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武橋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曆經60 年的發展,該公司現已成為集研發設計、産品制造、安裝施工、檢測檢驗、服務維修于一體的科技管理型企業。企業下設11 家子(分)公司、4個事業部、技術設計中心及生産運營、企業發展、财務資金、人力資源、安全質量、行政管理、黨群工作(企業文化)等職能部室。有員工1753 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85人。
2013 年企業注冊資本為15120 萬元,擁有土地資源726.51 畝,廠房及辦公面積147303.69 平方米;各類大中型機械設備1113台(套),固定資産總規模264800 萬元。2013 年生産經營産值為158194.2 萬元。
橋梁機械廠辦公樓改作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分局(周國獻2019年8月拍攝)
2019年8月,作者前往探訪時,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橋梁機械制造廠早已拆除,廠區變身“橋機嘉園”、“金橋·港灣花園”、“合彙景苑”3個住宅小區,橋機廠辦公樓改作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分局。
橋梁機械廠辦公樓改作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分局(周國獻2019年8月拍攝)
下面是在橋機廠廠址上興建的“橋機嘉園”住宅小區:
橋梁機械廠生産區變身“橋機嘉園”住宅小區(周國獻2019年8月拍攝)
橋梁機械廠生産區變身“橋機嘉園”住宅小區(周國獻2019年8月拍攝)
橋梁機械廠生産區變身“橋機嘉園”住宅小區(周國獻2019年8月拍攝)
“橋機嘉園”附近有一條以橋機廠命名的路——橋機路。
以橋梁機械廠命名的路——橋機路(周國獻2019年8月拍攝)
2022年6月至7月,作者再次前往橋機路探訪,在橋機廠老職工的指引下,拍攝了該廠的四個老小區,并在“橋機一小區”老職工的帶路下拍攝了隔壁的武漢鐵路橋梁學校和橋機小學。
以橋梁機械廠命名的路——橋機路(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位于漢陽區鹦鹉大道橋機一小區隔壁、老鐵路旁邊,有一所原屬鐵道部的武漢鐵路橋梁學校(詳見:輪回系列之14:漢陽區鹦鹉大道武漢鐵路橋梁學校)。
位于漢陽區鹦鹉大道橋機一小區旁邊的武漢鐵路橋梁學校(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從武漢鐵路橋梁學校進去,在橋機一小區後面,有一所橋機小學,是橋機廠的子弟小學。
位于漢陽區鹦鹉大道橋機一小區旁邊的橋機小學(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位于漢陽區鹦鹉大道橋機一小區旁邊的橋機小學(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位于漢陽區鹦鹉大道橋機一小區旁邊的橋機小學(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小學辦公室樓上是橋機一小區住家(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下面是橋機一小區,尚存幾棟紅磚樓:
橋機一小區大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右側為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入口(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一小區單身宿舍樓(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下面是橋機二小區,原橋機附件廠大門就在這裡,現在改作鹦鹉家居建材市場。
橋機二小區入口,也是原橋機附件廠入口(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二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二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二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二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二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二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下面是橋機三小區,就在“橋機嘉園”附近。
橋機三小區入口(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三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三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三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三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橋機三小區(周國獻2022年6月拍攝)
2022年7月17日,在原橋機廠老職工闫明輝的帶領下,補充拍攝了位于紅建路的橋機四小區和職工醫院。遺憾的是,因道路淹水,未能進入小區内拍攝。
右側三棟為橋機四小區(周國獻2022年7月17日拍攝)
原橋機廠職工醫院變身康泰養老院(周國獻2022年7月17日拍攝)
(重發說明:本篇文章曾于2022年7月7日發布,其中多幅資料照片翻拍自《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志(1953-1995)》,我在每一幅圖片下面都注明了該照片來源是《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志》,但因該志書沒有注明照片作者,我也沒辦法核實作者姓名并署名,最終引發争議。在此向原資料照片作者郝玉寶老師緻歉!今日頭條原貼已删除。本人隻在今日頭條發布過這篇文章,其他網站若有此文,均系盜版,與本人無關。今重發此文,删去所有《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志》的資料照片。謝謝讀者理解!)
.
【相關鍊接】:大武漢系列之190:中鐵大橋局鹦鹉洲材料廠
大武漢系列之189:中鐵大橋局白沙洲材料廠
輪回系列之14:漢陽區鹦鹉大道武漢鐵路橋梁學校
.
工業遺産對武漢市來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武漢之所以赢得“大武漢”的美譽,正是因為武漢市曾經舉足輕重的工業。工業是武漢市的代表作,工業成就了“大武漢”的金字招牌。
要複興大武漢,離不開對武漢市優秀曆史遺産(特别是工業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回望過去,讓我們看清來時的路。我無力阻擋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鏡頭記錄下這一切,為日後巡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記憶提供參照。
.
特别聲明:
1.本頭條号“黑鏡頭”發布的圖片,除非特别注明,均為周國獻原創作品,轉發請注明出處并保留作者姓名。
2.“大武漢系列”中偶爾會在各種志書等資料中翻拍部分老照片,因原刊載老照片的書籍大多沒有注明照片作者,我在頭條文章裡隻能注明圖片來源是哪一本書籍,無法為原作者署名,敬請諒解!若有異議,請随時通過留言等途徑告知,以便及時改正。
.
謝謝關注今日頭條号“黑鏡頭”!
【關注方法】:1.安裝今日頭條App(已安裝的請忽略);
2.打開今日頭條App,在今日頭條首頁搜索欄鍵入“黑鏡頭”,點搜索按鈕,再點菜單欄中的“用戶”選項,找到“黑鏡頭”頭條号用戶,認準“黑鏡頭”LOGO及大“V”标識,再點關注。
謝謝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