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特的文化标志:汕頭小公園

獨特的文化标志:汕頭小公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1:16:50

  汕頭市小公園是指汕頭老市區的商業中和汕頭市的文化中心,并非僅僅是一個公園那麼簡單。汕頭小公園作為汕頭老城區的地标建築,在汕頭文化的發展曆史中發揮着自己的餘光餘熱。各種商業活動和文化活動成就了汕頭小公園,汕頭小公園也成就了汕頭市。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個不是公園的小公園吧。

  汕頭小公園,汕頭老市區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狹義的小公園,指位于小公園片區核心的中山紀念亭。廣義的小公園,涵蓋中山紀念亭周邊的街區,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國平路等等,統稱小公園曆史文化區。

  小公園片區的騎樓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區樣式,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

  汕頭市小公園是上世紀30年代初建設的,有假山、噴水池,樹有“萬國來朝”牌。1934年4月續建一座八角樓,紅柱綠瓦,亭四周築石椅,名為“中山紀念亭”,俗稱小公園。文化的大革命中的1969年,亭遭拆毀。1985年園林部門在原址重建假山、噴水池,植種椰子樹、魚尾葵等喬木和灌木,作為街心綠島。

  1997年升平區鮀島建築公司重建“中山紀念亭”,小公園雅觀倍增,獨具一格。小公園是汕頭老市區舊城的勝迹,是汕頭曆史商業繁華的見證,也是海内外潮汕鄉親和友人思鄉流連懷舊的好去處。

  以小公園中山紀念亭為中心的街區,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形成,由當年拆建開辟的安平路、國平路等幾條大馬路構成。據專家介紹,這種市中心作放射狀的城市規劃格局,在中外大城市中,僅有巴黎等極少數城市可見到。這裡交通便利,人流彙聚,随着汕頭開埠的步伐,自然成為寸土寸金的商家寶地。

  而今小公園的黃金時代雖已逝去,但舉目依然商戶林立。誰曾想到,當年區區一座公園亭建亭之前,地方當局曾募款攤派,揚言要在此構築清幽園林和樹立北伐紀念柱,錢财到手後,隻用一塊石頭應付了事。

  據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顧問王琳乾介紹,小公園當年并沒有中山紀念亭,有一個水池與公園的噴水池一樣,豎有一塊大石,石旁種有幾棵樹,這塊石刻四個大字,叫“萬寶朝宗”,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及後,大小商戶在此倡建偉人紀念亭,理由堂而皇之,其實,内裡出自商業競争的動機。這裡面還隐藏着一段有關商業競争的精彩故事。

  原來,自從南生公司新樓開業後,此處商機日漸興旺,遂傳來香港大新公司派員來測地規劃、拟在小公園興樓營業的消息,這就驚動了鄰近大小商戶。當時的南生公司的老闆李柏恒預感到這樣不好,因為大新公司是财勢力足的,在香港、廣州、上海都有分号,所以必須阻止它選擇這個地方來開展競争。

  李柏恒想出一個用“死人”壓活人的辦法,這個主意,其實是當時綏靖公署秘書楊幼敏為他設計的。建亭“報告”一呈上,當然裡應外合、立刻批準。于是,南生公司帶頭,中小商戶也紛紛解囊,建亭之舉便緊鑼密鼓展開了。

  當大新公司叫人來看,看到小公園興建中山紀念亭,也就打消了來汕頭設商業點這個念頭。大新公司一“退兵”,小公園周圍商号松了一口氣,建亭一事便半途而廢。建亭工程擱置,輿論嘩然,始作俑者欲罷不能,李老闆等隻好想方設法,用認捐廣告石椅、攤送募款戲票等手法繼續籌資興建。小公園亭後來終于1933年開始建設,直到1935年才建成。

  商業活動造就了汕頭小公園。同樣,由于商業網點的變遷,如今的小公園已消褪了昔時的氣派榮華。但每個知道汕頭這座百年滄桑曆史的人們,對這一處令人再熟悉不過的老地方,留存着美好的記憶。因為她和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同經曆了風雨歲月、離合悲歡,汕頭人無法忘記她。尤其是年事較長的汕頭人,面對這小小亭台,都常常禁不住感慨低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