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文化意義

端午節文化意義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6 06:36:56

“随着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科學意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近幾十年來,端午民俗産生了一系列變化,民俗事象有增有減。”

來到浙江嘉興,在5月13日舉辦的“端午與文明生活:2021嘉興端午全國學術研讨會”上,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秀談起了嘉興端午民俗的“增”與“減”:傳統的打蚊煙、在屋宅裡灑雄黃酒、在門上挂符等傳統習俗消失不見了;嘉興人如今還依習慣提到“吃五黃”,可是,“五黃”中的雄黃酒,因雄黃不利人體健康,也被舍棄;而傳統的戴香包、吃粽子的習俗卻有增無減,香包和粽子的範圍和種類都有所增加。

如楊秀所說,生發于民間的節日習俗千變萬化,可不管怎麼變化,端午民俗的精神價值卻一以貫之——在此次由中國民俗學會、浙江省嘉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嘉興端午全國學術研讨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與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端午習俗中的文明意識與行為”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讨與交流。

端午節文化意義(凸顯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義)1

研讨會現場

在研讨會的衆多主題中,“防疫信仰與儀式”“衛生習俗”等與當下社會息息相關的主題引來大家的普遍關注。

“在過去,山東半島的農村裡有端午節潔目的習俗——在端午節當天,太陽出來之前,村民們要到野地裡去收集艾蒿上的露水,清洗眼睛,據說洗過以後,一年不得眼病。”說起端午習俗中的防疫儀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張從軍介紹,端午節潔目的習俗源自農村常見的“紅眼病”,“‘紅眼病’是一種傳染病,很大程度上是因家庭成員交叉使用洗臉水和毛巾而得,對于淡水資源緊缺的山東半島來說,這種情況更是司空見慣。”張從軍表示,在古代,人們對有香氣的艾蒿的崇尚,逐漸演化至相信艾蒿可以避邪驅魔,艾蒿上的露水也就具有了神聖的成分。

說起端午節的防疫和衛生習俗,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土有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包含三個方面的功能:一是感恩,感謝自然的恩賜、祖先的護佑;二是協調,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自身身心的關系;三是指導,指導人們的日常生産、生活活動。

對于端午節來說,“尤以‘協調’功能最為突出。”鄭土有指出,端午之後往往會氣溫升高,濕熱漸盛,各種真菌、細菌大量繁殖,人易生病,瘟疫也更易流行;同時,百蟲活躍,蚊蠅大量滋生,易傳播疾病——因此民諺有“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甯”的說法。“所以,端午節挂艾懸蒲、佩戴香囊、飲雄黃酒,是為了防蟲、驅蟲;芳香清新的艾葉能祛除毒氣,除污濁,淨化空氣,保持室内清潔衛生,起到消毒防疫、驅瘟辟邪的作用。”鄭土有認為,這些民俗蘊含了人們對生存環境與自身健康關系的認知,“在端午這個特殊的時期,通過民間習俗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們适應自然的變化、化解自然變化所帶來的不利因素,達至身心健康的目的”。

當然,随着人們對衛生知識的掌握更具科學性,諸如對艾蒿上的露水“神聖化”的認知也逐漸消失。但端午習俗中的防疫和衛生觀念仍有價值,“端午習俗中防疫的方法應與所處時代背景相适應,防疫精神的繼承應主要聚焦在文化層面。”楊秀表示,端午習俗中的防疫和衛生觀念在今天仍有其文化意義。

正如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葉濤所說,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防疫抗疫成了人們的頭等大事,“端午文化中的衛生習俗和防疫儀式契合了當代追求文明生活的社會需求,值得深入探讨”。

“傳統習俗的背後,都蘊含着古代人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維。”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劉曉峰認為,古代中國人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是建立在客觀觀察和主觀想象的基礎上的。“中國古代先民在觀察和想象的過程中抽象出來了一套完整的時空觀念,結構出一整套世界構造和運行邏輯,從而建立起了中國古代的時間文化體系。這一時間文化體系将四時萬物變化的規律或總趨勢高度概括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個階段,對四時、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和氣候都有系統的描述。”而古代端午習俗,就是在這樣的知識體系中形成和展開的。

來自于古人認知自然的智慧,傳統習俗為什麼又會在當代發生“增”與“減”的變化?楊秀表示,面對現代科學、醫學,以及相關法律條文的變化,一些傳統習俗遭遇到了挑戰,甚至漸漸被移除。“這是傳統與現代的博弈,也是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在當下面臨的新問題,值得認真探讨。”(鄧立峰)

來源: 中國藝術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