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總有這樣的一些文化,在人們辛苦勞作之後的娛樂性的文化——戲曲。那是人們在辛苦勞作一整天後,放松自我的方式。而在曆史的洪流下,城市裡的這些文化,往往會流傳着一些精華的戲曲文化。
那麼,你可知,在西藏文化中的山南門巴戲是怎樣的呢?随小編去看看吧!
門巴族是古門隅土着居民與滲入門隅的藏族和其他部族血統長期融合而成。其文字用藏文,在門巴族語言中舉凡政治、宗教、天文、曆法和金屬等都是藏語詞彙,藏語借詞占門巴語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門巴戲”也稱“門巴拉姆”、“門巴藏戲”,是門巴族戲曲劇種。流行于喜馬拉雅山東南坡門巴族聚居區,即現在的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勒布區。門巴戲的劇本是直接使用藏戲的藏文劇本,所以民間習慣稱呼這種戲曲為“門巴阿吉拉姆”,“阿吉拉姆”是藏族人對藏戲的稱謂,因此“門巴戲”也可以稱為“門巴藏戲”。
門巴戲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其直接源頭據認為是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巴羌表演,把它加以情節化,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門巴歌舞戲劇。門巴戲由于源自宗教儀式活動,戴假面具演出者在鑼钹伴奏下,說、唱、舞錯落穿插,交替配合,常常會産生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唱詞采用散體歌謠形式,曲調随内容和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門巴戲雖然受到藏戲的影響,但并未照搬藏戲的模式,而是根據本民族的審美需要和審美心理進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為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門巴戲的表演源自門巴族的民間舞蹈、歌舞和宗教藝術表演,其音樂則源自門巴族民歌“薩瑪”(酒歌),此外又吸收了門巴族的說唱音樂、古歌、悲歌和宗教音樂。門巴戲的服裝主要以門巴族生活服裝為基礎,同時又受到藏族服飾的影響。
規定
“門巴戲”規定隻有六個演員和一個司鼓钹的伴奏員。演出的開場儀式叫“頓羌”,亦叫“瓊根雜娃松”,意為“三個根本的來源”,指借用藏戲開場儀式中的三種人物溫巴、甲魯、拉姆,使之化成門巴戲開場儀式中的六個角色:漁翁、漁夫、甲魯、仙翁、仙女、龍女。儀式由這六個角色先後出場舞跳、歌唱、表演,還穿插表演祭祀衆神:太陽神、香獐神、大象神、牦牛神、鹿子神、石磨神等等。
正戲開始後,六個演員除要分别扮演劇中六個角色外,劇中的其他角色也要由六人輪流串演,串演時服裝、裝扮都不變換。戲班除六個演員和一個伴奏員外,還有一個是管理人,他也要參加開場演出,他穿黑藏裝,戴“薄獨”帽,舉一面保護神“杜嘎日”旗幟,第一個出來繞場一圈,然後引出六個演員出來表演。而對伴奏員--鼓钹師,則有更高的要求,除小鼓小钹要由他司奏外,還要求他谙熟全部劇情、戲詞,懂全部唱腔、舞蹈動作和表演,以使鼓钹點與整個戲劇節奏相合。
演出
門巴戲的演出按開場戲“頓羌”、正式“雄”和結尾戲“紮西”的順序進行。扮演“娘欽”(即漁翁)的演員在正戲開始之前有一段念誦介紹,在正戲演出中則很少再穿插念誦,隻在劇本的散文叙述處,要把作者的議論以念誦的方式介紹出來。一般情況下,一個整本大戲要演很長時間。
在勒布地區,每年藏曆新年期間,規定都要連續演出《諾桑法王》七天,一天演一段。據1981年回藏定居的門達旺寺喇嘛次旦次仁說,演出是以有重頭戲的角色分成一段段來進行表演的,如《諾桑法王》中雲卓仙女飛下人間林泉沐浴,仙女被漁夫捉住,仙翁勸解漁夫将仙女獻給諾桑王子這一段戲,就稱為《雲卓拉姆》。而老妃頓珠伯姆在王子出征以後,勾結巫師,以占卦圓夢哄騙住老王,借王旨圍攻雲卓仙女寝樓一段戲,就叫《頓珠伯姆》。
諾桑王子被迫從出征邊境歸來,發現愛妃已人去樓空,遂與父王決裂,夤夜出走尋找仙妃這一段戲,則叫《諾桑王子》。在演出《卓娃桑姆》時,也是這樣分别被稱為:《格勒旺布》、《卓娃桑姆》、《哈江堆姆》、《拉賽傑布》等。演出中口語道白用得很少,在用說“雄”(劇本、正戲)講解劇情時,節奏慢,字音念誦得比較清楚。
喜劇
“門巴戲”喜劇表演不多,表演和舞蹈也有類似程式的固定節拍和一鼓一钹的伴奏。漁翁漁夫基本上是藏戲中溫巴的打扮,也戴白山羊皮面具。面具形制有所變化,造型更加粗拙。他們右手拿一小木棍代彩箭,置于手指間不停地旋轉。
雲卓拉姆穿的是藏裝,西藏隆子縣聶地方的藏式女帽“聶霞”,胸前戴三個銀供盒“嘎烏”。仙女、龍女均戴藏戲中拉姆的五佛冠“熱阿”,隻是在五佛冠的五個像尖上挂披彩色幡條,表演時手持下端舞蹈。規定演員全部是男性,每人腰帶後都戴一個供放佛像的大“嘎烏”。
門巴戲在門隅各地的寺院和大的村莊,都組織有職業性的和自娛性的演出班子,不僅在本地每年規定的節日集會期間演出,而且還到别的地方去賣藝演出。如勒布區賢勒戲班,是門巴戲藝人朗傑拉姆的父親創建的,這個戲班除在本鄉(賢勒)的幾個村和其他三個鄉(基巴、貢日、麻瑪)的許多村莊演出外,還要到下邊的邦青地區去演出。在一些地方戲班之間,還有經常作輪流交換演出的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