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吒電影火爆,一位爸爸不僅帶女兒觀看了電影,還給孩子買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書籍,陪女兒一起閱讀,可是,就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這位爸爸對書中一處注音提出了質疑:書中哪吒的“混天绫”的“混”标注的是二音,而這位爸爸則覺得應該是四音。
為此,他在網上搜索,發現網上人們對此說法不一,于是又查字典,然後跟我讨論說:
“哪吒是中國神話體系裡的人物,法寶是混天绫,火尖槍,風火輪,乾坤圈,他師傅是太乙真人,這幾件法寶都是太乙真人送給他的,所以神話體系裡的東西就是和天地啊,混沌未開啊等等之類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是四音。”
為此,我們甚至還研究起來中國上古神話體系及諸神,想看看“混天绫”究竟是什麼意思,“混”到底該讀幾音。
很多家長不以為然:“可真軸!不就一個讀音嗎?書上說啥就是啥呗,人家寫書的都是專家,不比咱懂得多?費那勁幹啥?”
軸爸也不理睬,繼續他的探索之路,雖然他目前還沒有明确答案,但是,我要說的是,軸爸做得好!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書上的不一定全對,不要迷信權威,要敢于追求真理。
前兩天,蛋蛋拿着書本說要考考我:“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們附近有的動物,随口說:“馬的尾巴長,羊的尾巴短。”
“不對不對,是猴子的尾巴長,兔子的尾巴短!”蛋蛋着急地說,“你看書上是這麼說的。”
我趕緊跟蛋蛋解釋:“書中隻是簡單列舉了幾個例子,因為動物那麼多,不能全都搬到書上來,書上說得對,媽媽說的也對,因為,馬和羊的尾巴比起來,是不是馬的尾巴長,羊的尾巴短呢?”
蛋蛋聽了點點頭,我也放心了。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曾說:“中國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敢質疑、不懂得質疑是一種心靈殘障。”
其實小孩子本來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很強的,他們也樂于去探索、學習,經常問這個為什麼這樣的,那個為什麼那樣的,很多問題爸爸媽媽都回答不上來,有時候就不耐煩地甩一句:“哪來那麼多話呢?就不能消停會兒!”于是,孩子就不再問了,求知欲就這麼被打擊了,可笑的是,接下來的幾年裡,家長們還埋怨孩子:“你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呢?”殊不知罪魁禍首就是自己,不讓孩子學習的是你,逼着孩子學習的還是你!
有一位網友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帶孩子去農村奶奶家,孩子看到一群鴨子就問鴨子是怎麼生蛋的,啥時候可以下蛋啊?
“當時我一聽,懵了,還是硬着頭皮跟孩子說‘我們一起去看它什麼時候下吧’,真的就盯了一天了!”
雖然大家聽了之後覺得很可笑,但是這種做法真的很贊!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不懂裝懂,胡亂解釋,或者含糊其辭,更不要粗暴地制止。可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的答案你有點不能确定,所以你需要去查過書以後才能給他講,知果他願意的話,你也可以帶他一起去查一查書上的答案,這樣也可以給他樹立一個榜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能力,就像上面那位“軸爸”一樣,不盲從權威,陪孩子探索、尋找答案,他的“軸”更讓孩子有一種“不達目标誓不罷休”的韌勁兒,這樣的孩子将來想沒有成就都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