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的國粹隻有京劇一種,但事實上幾乎每個地方都會有屬于自己的特殊劇種。一般來說,各劇種均與自己的發源地有些難舍難分的淵源,例如唱腔、發展節奏、最終形成都會與當地的發展聯系在一起。
接下來我們就去看看雲南文化之雲南壯劇吧!
雲南壯劇:戲曲劇種。流行于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原系壯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戲曲,曾稱“土劇”。約在清嘉慶前後,少數民族歌舞受漢族地方戲曲影響發展而成。傳統劇目大部分取材于《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章回小說;也有較多生活小戲,都在一定種度上反映了壯族生活和鄉土風尚。使作三種語言和四種主要腔調。伴奏樂器有土鑼、土鼓、钹、土二胡、土三弦、笛子、唢呐等。
雲南壯劇是随阗壯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豐富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戲劇的一些表演形式而成的一種舞台藝術形式。雲南壯劇有富甯土戲、廣南沙戲和文山樂西土戲3個分支。
雲南壯劇是随阗壯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豐富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戲劇的一些表演形式而成的一種舞台藝術形式。雲南壯劇有富甯土戲、廣南沙戲和文山樂西土戲3個分支。
(一)富甯土戲
富甯土戲有近300年曆史,主要流行在富甯縣城關、皈朝、剝隘、那能、洞波、者桑、闆侖、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鄉鎮,鼎盛時期業餘戲班多達百餘個。劇目内容多取材于壯族民間故事或中國曆史傳說,傳統劇目有《侬智高》、《弄娅王》、《弄隆洞》、《石達開》等。20世紀30年代,在紅軍的幫助下,建立了以七村九弄為中心的滇黔桂邊區革的根據地,結合形勢,創作了《農民為什麼這樣窮》、《勞農會是農友之家》、《紅軍戰士打得好》、《我們勝利了》等短小精幹的革命劇目。
富甯土戲音樂包括“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種聲腔。各處聲腔獨立成戲,即某一個戲班隻演唱一種聲腔,互不混用。1959年11月19日成立富甯縣文工團,1962年改為文山州壯劇團,4種聲腔實現合流。
(二)廣南沙戲
至清光緒年間,沙戲在廣南已很普遍。同治庚午舉人、廣南才子陸貸秋暮年觀沙戲即作《竹枝詞》一首:“老人廳畔築高台,勒少勒帽得得來,笙箫鼓樂相雜奏,嚨啞一聲戲場開。”清末,受外來戲曲的影響,壯族沙支系一些有文化的民間藝人,把固有的民歌、音樂、舞蹈、說唱、武術等融為一體,搬上舞台,形成了沙驅。沙戲的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折扇。主要曲調,女唱“乖哥來”,男唱“依阿裡”。
布摩也把設壇打醮的鑼鼓法令,祈神驅邪的咒語、鬼符搬上舞台,作為開台、收台程式。伴奏樂器主要有缧馬腿骨制作的胡琴和鼓、芒等。清鹹豐至光緒年間建立了北路的底圩、坡傭、弄追、西松和東路的裡叩、樂貢6個沙戲班。民國以後,又建立了北路普卡、者卡,東咱闆蚌、老寨4個戲班。
光緒時期的沙戲與間信仰關系密切。在10個戲班子中,有7個是布摩擔任班主,素有“布摩不開腔,戲班不開箱”之說。班主不是布摩的戲班也要供奉祖師萬法教主、玄天仁威上帝、指同等。演出一般在正月初二、十五、二朋初一。一年3次,一次演出3-5天。演出前由班主進行開台儀式。在後台設一香案,燒香3柱,酒3杯,敬獻戲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詞,祈禱演出成功,乞求神靈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豐登。演出結束,以同樣形式收台(封箱)。
沙戲劇目多取材于曆史演義,如《薛仁貴征東》、《東虎平南》等。根據明清話本傳奇故事改編的《三堂官》是目前雲南省内較為完整的戲曲劇本之一。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由原者卡班主翻志學珍藏。用本地區民間故事編寫的劇目的《侬智高》、《萬年樹》、《喚春鳥》《娜阿妮》、《白雲村姑》等。沙戲劇目多由口授心傳,有劇本者少,有的随藝人的過世而絕傳,現能整理演出的有六十餘個。
(三)文山樂西土戲
形成于清光緒年間,流行在文山縣備厚鄉樂西村一帶。有“追召士”“榮考吭”“嚨埋”和“嚨阿西”4個唱調,分别在仙場,收尾和劇中使用,表現各種悲歡離合和困苦情緒的唱詞内容。在正朋初一至十五日内演出。演出前要進行開台儀式,設靈牌位,班主焚香,念禱詞,乞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當時殺雞獻飯,以後開始唱戲,以演出《香出記》為開場,《閏張過五關斬六将》為掃台(劇目)。演出結束先拜本村觀音廟,然後沿寨内主幹道蔌寨心到武廟拜關公後卸裝。傳統的劇有《蟒蛇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