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針與彎針配合時機的調整。當機針下降到最低點時彎針向右移動到最遠的極限位置,當機針上升到最高點時彎針向左移動到最遠的極限位置,使彎針前後移動的動作在彎針向左移動到達機針位置時達到最小。
2、前後護針的調整。前後護針輪廓線應與機針針尖的連線一緻,為了防止機針抖動紮在護針上,護針靠近機針的一側應适當倒角。
3、彎針線挑線凸輪的調整。當機針向下,左機針針尖到達彎針下沿,彎針線挑線凸輪上的彎針線位于挑線凸輪的最高點。彎針線挑線凸輪快慢按照自身旋轉方向調快則縫料背面的線迹顯得彎針線張力較為松弛。
4、繃針和繃針過線闆的調整。當機針下降以後,右機針進入繃針線環時繃針開始向右移動。當繃針擺動到最右極限位置向左返回時能鈎住繃針線,繃針的安裝高度應盡可能靠上,繃針上面和繃針過線闆下面之間的間隙應能使繃針線順利通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