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稱古代漢族建築之精品,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築,你對大雁塔的了解有多少?本期的西安文化為你解析。
大雁塔位于陝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随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标志性建築。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天竺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長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層磚塔。和寶雞的法門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是因寺建塔。
北魏道武帝時在此建淨覺寺,隋文帝在淨覺寺故址修建無漏寺,後廢。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後(即長孫氏)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請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玄奘于此創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對真實(相)和絕對真實(性)而得我,又因強調不許有心外獨立之境,亦稱唯識宗。由于創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常住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此寺遂成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唐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禦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為“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玄奘法師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希望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為由,拟在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由于玄奘所規劃浮屠(佛塔)總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願法師辛勞為由,恩準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
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稱為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稱為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最初的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玄奘法師親自主持建塔,曆時兩年建成。
除了保存從天竺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大雁塔内還存有舍利子萬餘顆。
您也許還喜歡:
濟南标志建築物之一:泉城廣場泉标
曆史悠久的貴州遵義文化
古老傳統的貴州喪葬習俗
雲南喪葬習俗,你了解多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