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發現幾家神奇的小店:
都在10㎡以内,甚至隻有2~3㎡,但人氣超高,打卡、種草不斷,很多人排隊也要來,被稱為“神一般的小店”。
在疫情反複的當下,開店的成本和壓力空前巨大,這種小店模式是不是一個好思路?
不到7㎡,它被稱為“神一般的小店”
咖啡圈,很多人都去過成都的縫紉機咖啡。
不到7㎡的小店,開在鬧市區的角落,被大樹遮住,從大路上看不到店面,門頭上甚至沒有店名,但人氣特别高。
從2019年開業起,這裡一直排隊不斷,知名度超高,很多人稱它是“成都咖啡天花闆”、“神一般的存在”,“每次都排隊,但每次樂意排隊”。
門頭上甚至沒有店名,但人氣特别高。圖源大衆點評
産品隻有澳白,通常有兩三款豆子可選擇,價格18~25元,最高日銷300杯+,平均日銷也有180杯+。
不到10㎡,人氣高、口碑好,類似這樣“神一般的小店”還有不少。
比如在南京,延齡巷是咖啡一條街,在衆多咖啡館中,整體深綠色的、門口擺幾個凳子、隻有3㎡的IU CAFE特别突出,除了美式、拿鐵,還做特調咖啡,開了七年,同一條街的咖啡館換了一波又一波,經常被當地媒體報道,在社交媒體上也很有知名度。
IU CAFE,圖源大衆點評
又比如今年7月開業即火的福州Lim Cafe,店面隻有7㎡,被稱為“福州的O.P.S”,主要做特調咖啡,最高日銷300杯+,平均日銷150杯+。
還有上海的猩猩吃香蕉2㎡,樂山的小闆凳咖啡2㎡,珠海的彳亍咖啡4㎡,金華的pika咖啡8㎡……
開一家小店,做出自己的調性,還能平衡成本和收益。這些極緻小店,是怎麼做到的?
最小隻有2㎡
這些超級小店是怎麼做到的?
采訪全國各地的咖啡極緻小店,我發現了一些特點:
1. 選址社區,小而親切
這種極緻小店普遍不到10㎡,比如上海的猩猩吃香蕉和樂山的小闆凳咖啡隻有2㎡,南京的IU CAFE隻有3㎡。
店面除了操作區,隻能放下一兩個位置,隻有1~2個員工,房租、裝修和人工成本低。
店面操作區,圖源大衆點評
位置多位于社區,藏于市井之中,煙火氣息濃厚,串串燒烤、包子燒餅、稀飯油條,這種小店的模式融入其中,讓咖啡像喝豆漿一樣出現在顧客的生活中。
2. 将單品做到極緻,更有記憶點
空間小,意味着操作面積有限,這種情況下,把一兩個單品做到極緻,配合店小的特點,更容易留下記憶點。
比如成都的縫紉機咖啡,被大家記住的特點之一,就是“隻做澳白”,但他們的豆子,風味特點明顯,很多人一口驚豔,被稱為“澳白的天花闆”。
縫紉機咖啡澳白産品,圖源大衆點評
樂山小闆凳咖啡5㎡,美式有5種之多,也把美式做成了招牌。
3. 裝修極簡,但設備和豆子“很講究”
這些小店,裝修多為極簡風格,或淺色調,或工業風。店面面積和裝修成本上節約,但設備和豆子卻不惜成本。
比如金華的pika咖啡,用的是LAMA MINI,豆子選用巴西、哥倫比亞、埃塞拼配的豆子深烘保留明亮的酸感和厭氧日曬的酒香豆。
福州的Lim Cafe變壓萃取的LA MARZOCCO的拉杆咖啡機LEVA X,還有兩台EK-43S用于不同豆子的研磨。
圖源大衆點評
福州的Lim Cafe,對豆子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會備足很多意豆進行養豆,到合适的風味期才開包使用。7月份開業的時候,因為豆子消耗太快,還停業一周,用來醒豆和調整店内産品。
成都縫紉機咖啡老闆安迪告訴我,他最近多用埃塞俄比亞和哥倫比亞兩個産區的豆子,他一般會選擇風味明顯有辨識度、甜感突出一點的生豆,采用24小時烘焙,“前一天烘焙今天所用豆子,賣完就關門”。
圖源大衆點評
4. 設外擺椅子,讓咖啡回歸“街頭感”
由于店面面積小,店内除了操作間,隻能容下一兩個座位,很多咖啡小店街邊一排擺了很多椅子供客人坐,有種“整條人行道都是我的咖啡館”的街頭感。
這樣一來,喝咖啡的氛圍感十足,互不認識的顧客都能不自覺聊起天來。
而且節奏快,更自由。顧客到店,點完咖啡,打包好拿走,整個過程節奏很快。想要在店内飲用的顧客,可以選擇在店内或戶外的露天随意而坐,很有體驗感。
顧客可以在戶外随意而坐,圖源大衆點評
5. 注重顧客體驗,複購率能到70%~80%
這些小店,不忙的時候老闆都會主動和顧客去聊天,或講解咖啡,或征詢意見不斷改進。
在福州Lim Cafe,咖啡師在點單時耐心的介紹每一杯産品的風味以及思路,以便顧客選到心儀的飲品;為了保證産品本身的風味,還會和客人特意說明DIRTY類産品隻能堂食;出品時還會講解這杯咖啡的特色。
福州Lim Cafe,圖源大衆點評
成都的縫紉機咖啡老闆安迪告訴我,他們的複購率達到70%左右;福州Lim Cafe的大衆點評評論中也有82%願意再來。
6. 細節“随意但不缺溫度”
通過和咖啡館老闆聊天,以及網友在各大平台的評價,發現了這些小店不乏很多令人溫暖的細節之處。
比如南京的IU CAFE,會自制桂花醬和自制幹花送給顧客,并且無償給顧客加奶,濃度和甜度可以任意調節。
這種“随意但是不缺溫度”的細節,總能讓人舒适和溫暖。
7. 老闆就是門店的IP
這些極緻小店,一般隻有一兩個店員,老闆身兼多職,咖啡師、收銀員、服務員、研發、搬運工等為一體。
老闆身兼多職,圖源大衆點評
他們大多之前都是咖啡師或者從事與咖啡相關,但是在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對咖啡品質追求的較真勁兒,比如成都縫紉機咖啡和福州Lim Cafe,如果老闆認為今天的豆子狀态一般,就會馬上歇業。
縫紉機咖啡還會因為前一天烘焙的咖啡豆有限,一般賣完200杯左右就關門,很多時候下午三四點就歇業了。
“超小咖啡館”,是獨立咖啡館裡的一個另類。歐美的街頭咖啡文化,大多由這樣的小店組成。
manner的第一家店,也隻有2平米,如今已經發展成國内知名的連鎖咖啡品牌。
其實總結下來,所謂“神一般的小店”,無非是把空間做到極緻的小,又緻力于把産品和口碑做到極緻的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