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又被稱為滿族,滿族文化豐富多彩,而滿族的曆史也可追溯到幾千年前,而滿族人民在進入中原後大都生活在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而滿族的一些文化也漸漸的傳承下來。本期的北京文化帶你了解北京五彩缤紛的旗人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滿語為gusa(漢音固山)。滿洲人運用八旗子弟,此軍事組織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時,人們從事耕作、狩獵等活動;在戰時則應征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員稱為旗人。到19世紀末随着清朝的解體,八旗軍事組織制度不複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後代仍自稱為旗人。八旗的軍事組織制度是由滿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所制定。努爾哈赤起初将自己的軍隊分編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顔色的旗幟作為識别,成為“正黃旗”等。随軍隊壯大,又将四旗加上邊框,成為“鑲黃旗”等,形成八旗。滿人靠着這軍事組織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朝。
滿族的宗教信仰比較多元化。早期滿族及其前身民族基本上以薩滿教為主。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接觸中原文化之後,除了保留了一些薩滿教習俗之外,滿族人受中原民間信仰影響最大。佛教和基督教也各有一定影響。當代滿族以無宗教人士為主。
滿族的薩滿教
古代滿族信仰薩滿教,神職人員分為管祭祀的家薩滿和跳神的薩滿。早期滿族人信奉薩滿教。薩滿是“巫”的意思,是多神論。薩滿教信奉世界為三層,上層為“天堂”,諸神所居:中層為人類所居;下層為“地獄”,鬼神所居。人類的禍福是諸神賜給的。獵人離家外出捕獵,要禱告諸神。禱告獵神,求得能多捕獲一些獵物;禱告路神,求得在密山中不迷路;禱告福神,求得在山裡少受痛苦。
早期滿族人敬的神多達一百多種,大多是女神,隻有幾個是男神。經常出現的男神是獵神。各種神都有偶像,有的是泥塑的,有的是木制的,也有用布縫的。獵神身材魁梧,佩帶弓箭,嘴邊還有兩縷小胡,形象逼真。
獵人祭神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合适的地方,先豎起一個杆子,再用土堆起一個高兩米的土台子,獵人排到台前,推選一位有威望的長者,在土台上釘牲祭祀,禱告諸神,然後奔向山區。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我國北方各民族原來都信仰過薩滿教。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承受着社會與經濟的變遷,這種教在許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蘭教所取代。惟有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等,直到解放時還信仰它。薩滿教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活動儀式。
滿族先人對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獵生活和采集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在這種條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獸,人們把狩獵所獲取的野獸,視為主宰野獸的“神靈”的恩賜,因而加以崇拜。滿族的先人當時還不理解人類的起源,認為某種動物與他們的氏族有着血緣聯系,于是視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對它加以崇拜,這叫作圖騰崇拜。
滿族的先人,随着靈魂觀念的發展,逐漸形成對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動。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人們既然創造了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與福禍寄托在這些神的身上。于是逐漸形成祈求“神靈”的各種祭祀活動。這便産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間的使者薩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