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三千年,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遠古時代人們捕獲獵物之後喜歡慶祝,所以白天狩獵,晚上舉行篝火聚餐,而後,一些動作慢慢形成舞蹈。再近一點,帝皇世家喜歡在進食時喜歡召喚歌女作舞一曲。發展到現代,人們在歡樂的節日裡會舉行歌舞表演。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色舞蹈,那麼,你想知道高山族的舞蹈是什麼嗎?就跟着小編一起了解高山族文化吧!
舞蹈起源
甩發舞是高山族原始舞蹈的遺存形式,記載多談表演形式,起源卻未見提及,我們從國内外有關習俗中尋找到線索。如:居住在雲南境内的佤族,其風俗與高山族近似。西盟地區的佤族過去也有獵頭的習俗,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仍在存放骷髅的“木鼓房”前進行歌舞祭祀活動。新屋落成後,全寨人前往歌舞祝賀;喪事中要圍着死者跳舞,并有數名婦女在木碓前,邊舂邊舞以悅死者。至今一些地區仍有“發舞”流傳等,說明雅美人和大陸關系之密切;高山族與佤族諸多風俗之相同,都源于古越人的海洋文化。可以推斷,雅美人發舞的起源與原始生産、巫術觀念有關;與中國文化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基本介紹
一、甩發舞是佤族婦女自娛性舞蹈。與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後、蓋新房、婚嫁喜慶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時節,任何場合都可跳此舞。
二、甩發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舞蹈,具有濃郁的海洋色彩。過去,雅美人婦女有白天不跳舞的習俗,此舞多在月夜進行。
甩發方式
一、甩發舞原甩發比較單一,大多為前後甩,近年來已豐富為多種多樣的甩法,有前後甩、左右甩、轉甩、跪甩等。它潇灑健美,較好地表現了佤族婦女豪放、爽朗的性格。
二、高山族:開始時,她們先站成橫排散開長發,輕搖身體歌唱,雙腳下卵石滑動的美妙之聲和歌聲交織在一起,充滿詩意;她們互相緊挽雙臂,俯身将長發甩至前面,邊歌邊進,直至發梢觸及地面後,随即微屈雙膝,用力仰頭将頭發甩起,使它與身體有瞬間的垂直,再甩至身後披散開來,如是地甩發歌舞,直至盡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