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府文化有哪些,包括了什麼内容

廣府文化有哪些,包括了什麼内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6:06:04

  廣府文化,也就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文化。是中漢聞名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些:粵語,粵劇和粵曲,經常被作為粵文化來作為代稱。那麼在廣府文化中,包括了哪些内容?小編找了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城市文化吧!

  節俗婚嫁

  在節日習俗上,既有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有其地方的特色。在廣州,有除夕花市。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裡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至今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

  番禺的飄色遊藝活動,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會(取發财之諧音)、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日娘誕、盤古王母誕、魚花誕、田了節、龍母誕等,内容多與祭祀本地神仙以及發财緻富、出航平安等主題有關。

  反映了廣東風俗文化的深層結構的品格。婚姻習俗上,舊時既接受了漢族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城鄉,還存在不落夫家和自梳女的風俗,前者保留古越族遺風,女子出嫁後,除了年節、慶賀、吊唁等紅白喜事以外,一般不回娘家,而長住夫家。後者是一些女子為了獨立謀生和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而宣布自梳,終生不嫁。這種婚俗,既是古老婚俗的變異,又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建國後。

  飲食風俗

  廣州的飲食文化享譽海内外。粵菜是我國的四大菜系之一,其特點是善于在模仿中創新,用料廣博,

  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講究“镬氣”,注重形象,品種繁多,五味俱全,濃淡适宜。粵菜善于博采衆長,根據廣州的氣候、物産條件進行改造,體現了嶺南文化融通善變的韻味。粵菜中,飛禽走獸、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着名的“龍虎鬥”、“菊花三蛇羹”、“上湯焖禾花雀”、“紅燒果子狸”、“瓦缽炖禾蟲”、“開煲狗肉”、“粗鹽焗乳鴿”,成為公認的美味佳肴。

  雞的菜款既多又可口,更顯粵菜的制作功夫。廣式飲菜,興起于19世紀末的廣州,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衆化茶樓興起,漸而蔚成風習,擴展至珠江三角洲城鎮及西、北江流域沿江城鎮。茶樓的點心精美而又豐富,常見的如蛋撻、蛋盞、蛋散、幹蒸、燒買以及各類粥品。改革開放以後,引進許多西點,使食品更為新潮、精美。

  戲曲音樂

  粵劇以粵方言演唱,是廣東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粵劇是由多種外來戲曲聲腔和本地土戲、民間說唱藝術不斷融合而形成、發展起來的。以後又在伴奏樂器上大膽采用了一些西洋樂器,大大

  增強了烘托唱腔和戲劇動作的效果。20世紀三四十年代,着名粵劇演員有被稱為“粵劇四大家”的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等。紅線女所創的“紅腔”近半個世紀以來影響最大。以粵語演唱的曲藝品種,有粵曲、木魚歌、龍舟歌、南音和粵讴等。

  廣東音樂是産生、流傳和發展于珠江三角洲一帶以及粵西廣府方言區的純器樂演奏的民間音樂。19世紀60年代起,嚴老烈等代表性人物,運用帶規律性的使用裝飾音和“加花”的旋律發展法創作改編出《旱天雷》、《倒垂簾》、《連環扣》、《餓馬搖鈴》、《雨打芭蕉》等有獨特風格和地方色彩的着名樂曲,标志着廣東音樂作為樂種的形成。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

  美術工藝

  廣東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風格獨特,技法紛呈,求新求變。其代表人物有:南海林良的寫意花鳥,東莞張穆着稱畫馬,新會高俨擅長山水,順德黎簡詩書畫皆絕,順德蘇六朋、

  蘇仁山尤擅人物,番禺居巢、居廉工花卉草蟲,重視取法自然,創造了“撞水”、“撞彩”技法。20世紀初,在廣東産生了“嶺南畫派”,其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主張以倡導藝術革命,建立現代國畫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為途徑;以形種兼備、雅俗共賞為審美标準;以兼工帶寫,彩墨并重為藝術手法。獨樹一幟,成為在國内外有影響的美術流派。

  現代,繼承和發展這一畫派藝術的,有方人定、黎雄才、關山月、趙少昴、楊善深等。廣府民系的工藝美術,品類繁多,有的在國内外享有崇高的聲譽。如肇慶端硯;廣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紅木家具、積金彩瓷、朱義盛首飾和廣繡等;

  佛山陶瓷、木版年畫、剪紙、金銀銅錫箔、染色紙、獅頭、彩紮燈色;新會葵扇;東莞和南海煙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築裝飾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磚雕等,其中以端硯、粵繡、雕刻、陶瓷最具特色。佛山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是南獅的發源地。

  文化節

  2011年1月18日首個廣府文化節開幕。廣繡、骨雕、雕塑、盆景、攝影五大文化傳承人五仙觀獻藝。91歲象棋大師陳松順親臨現場設局對弈,一代剪紙名家葉潤生親手表演镂空剪影,“南蕭王”郭大強當場展示堪比儀器精準的手工校音,還有50年說書生涯的顔志圖講述廣府民俗故事……為期6天的“廣府文化節”在廣州五仙觀盛大開幕。

  啟動儀式上還将有華美漢服秀、五仙賜福、醒獅等精彩表演。五仙觀現址坡山是珠江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坡山古渡”,至今仍然留下唐代廣州海岸大浪沖刷過的痕迹。主辦方别出心裁地設計了“鮮花、稻穗獻五仙”節目,遊客隻要花兩三元就可以買下鮮花、稻穗獻給傳說中的“五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