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源自古代中原河洛話的閩南話是哪裡的

源自古代中原河洛話的閩南話是哪裡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6:58:15

  閩南語閩南的發源地是泉州,所以,閩南語在學術上是以泉州話作為标準腔。

  據曆史記載,閩南話源自古代中原的河洛話,是流傳地域最為廣泛,說的人最多的的方言之一。

  那麼源自古代中原河洛話的閩南話是哪裡的?下面小編則為你解答。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一:河洛話原本是夏商周先秦時期中原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纣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宋、魯、齊國等地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隻好退到江南等地,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國都洛陽周圍的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生生不息河洛郎”,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一帶的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晉室南渡,在江邊定居,并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也有晉安郡的人南遷,并逐漸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

  西晉在福建設置晉安郡、晉安郡晉安縣。在閩南人移民台灣後,把閩南話帶到台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

  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紀時,王潮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閩南語”的基礎。主要分布在九龍江流域,含漳州,龍岩新羅區與漳平部分等地區。

  流傳原因

  閩南、台灣等地傳承此一文化的語言,為我們習稱的“閩南語”,在祖國傳統文化的曆史長河中,閩南話所蘊含的意義在于我們的中原華夏先祖在多次大遷徙中避開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語言改革,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國等時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也就是那時的中原話。

  由于日語主要來自于遷徙到日本的中國漢族的古漢語、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語言和馬來語,英語,日語(台灣多受日語影響)融合而成,所以今天日本人誦讀佛經,吟唱詩詞時,與閩南人用閩南語古代漢音誦讀佛經,吟唱詩詞在發音上幾乎是一樣的,這足以說明為什麼許多佛經中音譯或意譯使用普通話無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閩南語卻好理解;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法師常常感歎,閩南語漢音之失傳對誦讀佛經的人是極大的損失。

  除閩南、台灣外,閩東北的一些地方,及大陸部分地區,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華人中閩南話都相當通行。閩南話會流傳這麼廣,主要是因為曆史上閩南人的遷徙和移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