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化學SP雜化軌道理論

化學SP雜化軌道理論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19:40:08

  雜化軌道理論是1931年由萊納斯·鮑林(Pauling L)等人在價鍵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雖然它實質上仍屬于現代價鍵理論,但是它在成鍵能力、分子的空間構型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現代價鍵理論。

  核外電子在一般狀态下總是處于一種較為穩定的狀态,即基态。而在某些外加作用下,電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變為一個較活躍的狀态,即激發态。在形成分子的過程中,由于原子間的相互影響,單個原子中,具有能量相近的兩個能級中,具有能量較低的能級的一個或多個電子會激發而變為激發态,進入能量較高的能級中去,即所謂的躍遷現象,從而新形成了一個或多個能量較高的能級。此時,這一個或多個原來處于較低能量的能級的電子所具有的能量增加到與原來能量較高的能級中的電子相同。這樣,這些電子的軌道便混雜在一起,這便是雜化,而這些電子的狀态也就是所謂的雜化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