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量詞追求“形似”,使文章語言更形象、更豐滿。下面我們先來看一首詩: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百裡見秋毫。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觀放白鷹·其一》,作者用“一片雪”來比喻白鷹,這個“片”字形象地刻畫出了白鷹展翅天際,在風中悠然滑行的姿态,讓人不得不佩服詩人繪形之妙。
現代文學作品中,類似的能起到描摹形态的量詞也有很多,我們分析幾例,看看追求形似的量詞,會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1.他羞愧地低下頭,扛起碩大的一捆青草,朝晚霞走去:“捆”本是動詞,在這裡卻用作了量詞,雖然是量詞,但我們卻可以想見“捆”時的情态,也可以想見“捆”後的形态。
2.在這銀色的世界裡,織出了一小片綠毯:同樣的一個“片”字做量詞,這裡的“片”卻寫出了毯子的薄、小、軟等特點,讓人如見其物。
3.當年,桂子飄香的季節,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壺,燈下獨酌:“碟”與“壺”雖然簡單,但一高一矮,一扁一圓,一開一合,一水一物,卻還偏偏隻是量詞,其繪形能力十分了得。
4.石子仿佛蜻蜓點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漣漪。
5.在一串串淩霄花下記錄的是秋天。
兩個句子内容不同,但兩個量詞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串”字:第一個句子寫出了石子從水面掠過時激起許多環形的漣漪,他們彼此擴散連為一串的樣子,非常形象;而第二個句子中的淩霄花,花朵堆疊,層層累累,那“串串”兩個也最形象不過。
6.許多野蘭草,盈尺高的,都開了淡淡的蘭花,像就地鋪了一層寒煙:“一層”的含義是薄薄的物質均勻地依附在表面,而“盈尺高的”花株之上,淡淡的花色淺淺點綴,上有晴空,下有綠葉,蘭花便真的如“一層寒煙”了。
追求形似的量詞還有許多,比如常見的“一彎新月”中的“彎”,“一輪紅日”中的“輪”,“一抹殘陽”中的“抹”等等。他們雖然是量詞,但憑借漢字多義的特點,本身就富有形象化的意味,學會它,你的作文也會增色許多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