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象形,甲骨文字形,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采丹井或盤子一類容器,中間一點像丹藥在其中。丹的本義指朱砂,古時常用朱砂作繪畫顔料,也可入藥。朱砂是紅色的,故引申為朱紅色。因道家煉藥多用朱砂,所以引申出道家煉制出的藥物一義。
丹是一種紅土礦物,雙名丹砂,俗名朱砂。形狀像土,不能依照其形造字。丹砂要開采出來才可使用,就要從開礦的角度造字。所以有學者認為“丹”字甲骨文外部為礦井形,字形中間的點畫,表示朱砂。也有學者指出“丹”字甲骨文外部與“井”字有區别,不像井形。古人往往用竹筒盛放物品,“丹”字外形正像竹筒的剖面形,兩邊像竹筒壁,中間的“=”形代表竹節,合起來就是一個竹筒形。從“丹”字的結構看,古人很早就認識了丹砂,并把它采回來盛在容器中備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