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堪稱中國僧塔的典範——真如寺塔林

堪稱中國僧塔的典範——真如寺塔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08:35:52

  佛教文化自從傳入中國後,傳播的速度一直很快,直至今天,已經有很多的教徒信奉佛教文化。而在中國,佛教的寺廟真是随處可見。在江西永修就有一座真如寺塔林,堪稱中國僧塔的典範。本期的江西文化帶你看看真如寺塔林。

  真如寺塔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城東北22公裡雲居山五腦峰南麓。真如寺塔林,始建于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當時有位道容禅師與司馬頭陀同遊雲居山,登上山頂時,見這裡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龍珠峰、袈裟峰、缽盂峰、象王峰環列如屏障,就在這裡開基建寺--雲居禅院。道容禅師建寺後,與弟子全慶、全誨等相繼居住約七十年之久。

  今年晉升為第六批“國保”的永修縣雲居山真如寺塔林,是跨越唐代至近代的古建築群類,主要包括真如禅寺和僧塔林。目前有文字記載的僧墓塔有91座,他們是千百年來曆代高僧圓寂的寶地,僧塔的建築設計,堪稱中國僧塔的典範。真如禅寺被稱為中國佛壇的三大樣闆寺之一。

  【介紹】

  真如寺塔林,始建于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當時有位道容禅師與司馬頭陀同遊雲居山,登上山頂時,見這裡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龍珠峰、袈裟峰、缽盂峰、象王峰環列如屏障,就在這裡開基建寺——雲居禅院。道容禅師建寺後,與弟子全慶、全誨等相繼居住約七十年之久。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曹洞宗二祖道膺禅師來主此山,僧衆雲集一千五百馀人,唐僖宗賜額「龍昌禅院」。道膺禅師(835~902年),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傳人。禅宗從初祖菩提達摩創建後,傳到六祖惠能時分南宗惠能,北宗神秀,其後又分化為沩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個派别。

  曹洞宗由良價(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創立,主要是宣傳理事不二、體用無礙的思想,「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随機利物,就語接人」。而曹山這一法系四傳後就斷絕了,隻靠洞山法系道膺禅師一脈在雲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綿延流傳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

  禅宗五宗中,沩仰、雲門、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後都失傳了,隻有臨濟和曹洞二家保存下來。由此也可看到雲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道膺禅師住持龍昌禅院三十年,圓寂後弘覺禅師。在五代至宋這段時間裡,先後有道簡、道昌、懷嶽、懷滿、德緣、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為「真如禅寺」,一直沿習至今。

  【真如寺概貌】

  真如寺現塔林有建築面積約一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虛雲老和尚紀念堂、寮房等,多為磚木結構的宮殿式重庑雙檐大開間,上蓋生鐵鑄瓦。寺屬水田一百馀畝、山林三千三百馀畝。寺中尚存千年古銀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師手植者,直徑達二米,拔地參天,蓊郁蒼翠。

  寺内還保留着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間鑄造的千僧大鐵鍋等。寺廟周圍有曆代僧塔二十馀座,寺前還保留着佛印與蘇東坡的談心石以及趙州關、明月湖等字樣石刻多處。

  出寺門,梯田節節,山坡綠草如茵、灌木成林,沿坡上有溪水環流,水色清碧,終年不涸,名為碧溪。佛印橋飛架碧溪,蘇東坡曾為之寫下詩句:「欲與白論心事,碧溪橋下水潺潺。」聽畔有巨石,瑩潔平整,石下流水淙淙,石旁古樹濃陰,相傳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曾談經論法於此,故名「談心石」。

  【真如寺塔林】

  雲居山真如寺周圍有曆代高僧墓塔91座,是全國佛教名山中保存名僧塔數量較多的一處。僧塔的時代從唐代延續到現代,曆經千餘年,有較高的曆史文物價值。保存下來較有名的僧塔主要是:唐道膺禅師塔、北宋羅漢塔、宋心印禅師塔、明颛愚和尚全身法塔、清德胤禅師塔、清元宗禅師塔、清雄慶禅師塔、清古鎮禅師塔、清戒顯和尚全身塔、虛雲和尚舍利塔和海會塔等。

  僧塔建築取自于山體岩石,建築形式大多由塔坪、塔院、墓塔構成,附設有供台,不少墓仍保留石碑。該塔林中其中最為恢宏的一座是明颛愚和尚全身法塔。最早的為唐道膺禅師塔,由頂、身、基三部分組成。

  【結束語】真如寺塔林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它是曆代高僧圓寂的一個好去處。真如寺塔林形狀各異,在全國佛教名山中,真如寺塔林保存的僧塔數量最多的一處,是中國僧塔的典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