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5-10 18:07:22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的曆史悠深久遠,其中的文明更是經久未絕,愈發彌香,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文化深深烙印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上,情至深處無言辭,落于筆端即華章。

  悠久的曆史文化成就了無數文人,亦造就了我們中華兒女的精神風骨,謙遜有禮,孝順至上,人情暖意……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留給我們的不竭财富,是永垂不朽的文化底蘊。

  然而,随着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與時代發展的方興未艾,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之下,有些國人的心态正在發生着變化,追求新潮,崇洋媚外,似乎外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國際上的東西就是最“潮”的,很多人的文化觀念早與傳統的優秀文化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

  我們不禁感慨: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文化的退步?中國人心态上的崇洋媚外,是一種逐漸遠離民族文化的表現。

  

  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如同星星般閃耀,始終屹立在璀璨的世界文化夜空中,耀眼奪人,這當中的衆多經典、諸多精華,代代相傳,如醇香的清茶般愈久愈香,沁入我們中華兒女的心中。

  那篇篇國學經典,更是其中的精華,它們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文化和中華精神的基礎,亦是我們應該傳遞下去的瑰寶。

  在古代,無論是帝王将相,還是平民百姓,都是以傳統經典經書作為修身、齊家、立德之本,其中的教育原則、道德觀念、倫理思想内容頗為豐富,義理深刻,廣為傳頌,孕育了中華兒女優秀的民族氣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

  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2)

  彭林教授講道:“一個民族之所以成為獨立的民族,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本位文化。”旨哉斯言,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文化起着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根基。

  中華民族在深遠的曆史中形成了自己輝煌的文化,這種文化對于民族的延續、國家的存亡,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乃至未來都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這便是中華民族的本位文化,它的存在,是支撐我們中華民族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的重要基礎和源泉。

  更為重要的是,在以民族文化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不斷進行思辨,不斷思考,以批判性的思維去開啟心智,愛國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質的教育離不開民族文化的熏陶,離不開本位文化的教育。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3)

  二、崇洋媚外、漸行漸遠的心态趨勢 在《人文清華》采訪中,作者提問彭林教授:“在咱們的現實生活中,網絡語言越來越粗俗化,年輕人的行為舉止越來越放松,随之束縛的規矩越來越少,那這個趨勢好像也很難挽回呀。”

  彭林教授回答說:“這個恰恰說明了它的緊迫性,如果整個社會還是相當好的,我們這個不做也罷,那麼現在就是漸行漸遠的,離開我們的文化越來越遠,它是跟西方文化越來越近,甚至有可能徹底西化。”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4)

  的确,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刺激下,現在國人的思想似乎也“新潮”了不少,但即使是時代改變了,很多中國人的思維仍沒有改變過來,“洋人的東西總是好的”這種心态始終沒有改變,甚者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比如,看到小寶寶長得漂亮,就說“長得跟個洋娃娃似的”、“長得像外國小孩似的”。把外國人列為漂亮的标準,難道中國人就不能稱之為漂亮嗎?

  再比如,前幾年曾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某些人專門從日本話買回馬桶蓋,回國後發現竟是中國制造,甚至小到餐巾紙、牙膏牙刷,大到電飯煲、吹風機等電器都喜歡從國外購買回來,美其名曰“國貨質量不好”。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5)

  這何其可悲,中國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水平已日漸提高,很多領域早已遠超國外。

  記者還問道:“比如現在很多人婚禮都穿着婚紗,之後她會換上中式的衣服來敬酒,這樣不行嗎?”針對這個問題,彭林教授深深歎了一口氣,說道:“我覺得文化它就混了,啟示一個民族我們搞了五千年,我們不會連結婚都不會結吧,不披那個白紗我們就結不了婚啦?”

  緊接着記者又問道:“那披這個有什麼壞處呢?”彭林教授又解釋說:“這個是跟中國的傳統背道而馳的,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哪個女同志頭上有一朵白花,所有人都知道,不是父親去世就是母親去世了。這個紅白喜事,是不能颠覆的。”

  這看似幽默的幾句話,卻也深刻地道出了現代人崇洋媚外的心态趨勢,也道出了今傳統文化的落寞。

  如今的中式婚禮反而更受外國人所喜愛,中國人對西式婚禮的熱情甚至超過了傳統的中式婚禮,似乎沒有穿上婚紗就是一種遺憾,沒有婚紗就不算是一場婚禮。這個就反映了現代中國人在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趨勢,因為每一個民族結婚都會有自己民族一套慶祝的方式。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6)

  三、向往“洋潮”下是深深的自卑感 彭林教授指出的今中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正逐漸遠離民族文化的現象,私以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歸根究底是近代以來列強侵略下深深的民族自卑感,是強烈的對比和先進事物的沖擊。

  近代自鴉片戰争以來,中國漸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的衰弱,使國民認識到了軍事上和列強的差距,迫于無奈之下接受了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也因此出現了“全盤西化”的激進思想,全盤否定自己本國的文化,從“蠻夷”到“洋人”,這便是崇洋媚外的最開端。

  而從社會主義初期到改革開放,随着國門的開放,西方發達的物質文明極大地刺激了國人,他們漸漸被“西化”,庸俗的實用主義漸漸取代了傳統的意識形态,資本主義的“唯利是圖”思想也漸漸滲入國人,人情似乎也變得愈來愈淡薄。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7)

  無獨有偶,在江蘇豐縣某幼兒園門口上寫着這樣一行字:“引進以色列的國際思維課程,讓您的孩子像猶太人一樣思考。”這不禁令人感到奇怪,為什麼以色列的思維就是國際思維,中國人的思維難道不是國際思維?

  顯然,在幼兒園的管理者眼中,外國人的思維就是國際思維,這便是某些國人對自身的民族的自卑感。

  中國的民族自卑感自近代以來就漸漸産生,有人總說這裡不行,那裡也不行,最後歸結到中國人道德低下,品質低劣;總說中國這裡不好,那裡不行,不斷否定中國人的能力,反而是不斷擡高外國人的能力和品質;

  甚至于在《讀者》雜志裡面的大量勵志故事基本上都是外國人,卻沒有人去質疑否定這一點,可見,似乎覺得外國人比我們好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這便是向往“洋潮”下深深的民族自卑感。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8)

  四、重拾文化自信,創造輝煌未來 在《人文清華》采訪中,彭林教授還指出:“一個民族的發展歸根到底是文化的發展,一個民族在文化上不能沒有創造而隻會抄襲,你有一種你自身的文化能不能再度發煌,就是照樣能夠符合社會的要求。”

  的确,從前我們中國落後,模仿抄襲的居多,但現在,我們不光要在科技上發明創新,作為世界文化重要的一極,也應該自信地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上發明創新了,而不是披着時尚、創新的外衣,行崇洋媚外之實。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9)

  某位偉人很早就曾說道:“認為西方世界、白種人很行而黃種人就不行的說法是一種迷信,我們怎麼就不行呢?我們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

  在今天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更應該重拾民族信心心,擺脫民族自卑感,不要一味地崇洋媚外,隻認定外國人的優秀而否定了我們中國人自身的優越。

  “黃河源溯浙江潮,衛我中華漢族豪。”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曆史底蘊是值得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為之深深自豪的,我們應感到自信,并将此優良文化傳承下來,流芳千古。

  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的表現(國人心态上崇洋媚外)(10)

  今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強調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一方面,這便是對文化自信的一大發展。

  文化自信是古往今來都在深深思考的一大主題,深刻影響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進步與發展,文化自信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最真誠、最本能的信念,而不是一味去抄襲、去模仿其他的民族文化。

  同時,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還要有創造、有創新,不能之全盤吸收,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願現代人都能有一顆文化自信之心,願中華文化流芳千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