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的一哥?文丨張楠來源丨投中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上海灘的一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丨張楠
來源丨投中網
這幾天大家心情都壓抑,今天講點開心的話。我來旗幟鮮明地、正能量地誇誇徐新女士,當然,人家“住什麼房子,家裡什麼背景”我不關心,本文僅從投資的業務角度講,起因當然就是昨天投資女王在微信上搶面包的事兒。
我第一個論點是如下問題。
當投資人提起自家公司的時候,他(她)傾向于說些什麼?
兩位美國人類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采訪了一些投資經理,結果發現他們普遍傾向于講述有關公司成立及其價值觀的故事,而話題往往集中在創始人身上的特質,比如彰顯非凡的勇氣、遠見等故事。
雖然這樣的叙事方式,多半是為了打破沉默後引出自己,但你很容易能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自家創始人經曆豐富,特别是話題度高,這對員工來說是個不錯的事。在投資圈,經曆豐富的人不少,但能引發跨圈層關注的,着實不多,尤其是沒有什麼主動公關,也并非負面新聞的情況下。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徐新算是投資圈的另類,談資最為豐富,這麼多年,我是沒遇到過其公關或市場團隊,而徐新不僅坐穩“風投女王”寶座,而且在show up上,熱度絲毫不輸頂級的男性投資人,尤其是,徐新的風評一直不錯。
随便數一數吧,在我印象中徐新大概有如下Title:
今日資本創始人、中國第一批風險投資家、風投女王、“捕鲸派”代言人、首富收集控,巴菲特價值投資信徒、娃哈哈網易京東美團點評背後的女人,圈内頂級叙事能力者……
每個Title都段位很高,但誰又能想到,“女王”在上海目前的防疫情況下,群裡團個面包都能引爆全網,順便刷滿好感度,這操作簡直太IMBA了,不服都不行。難怪某位不願具名的“投資圈隐形KOL”評價:誰是上海投資人的頂流,今天一個群聊買面包截屏,立馬證明。
這話怎麼理解?答案是投資在投資之外,意思是除了本身的專業能力,這話更是對徐新頂級叙事能力的肯定。用高瓴資本張磊的話說,叙事是建立同理心的橋梁,而同理心能幫助投資人,在更大的格局上獲取與未來對話的可能。
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理解叙事的傳播原因,比探究事件的真相更加重要,因為真相隻有一個,衍生出來的理解卻是千變萬化,因此能讓全網關注又産生共識的突發事件,都非常值得研究。
以我10多年媒體 公關從業的經驗來看,那些主動策劃或意外火爆的傳播事件,最根本的都是對人現實處境的探讨,而教科書中諸如公關5W傳播原則、4P營銷理論等等概念,隻是給出一個執行的框架,告訴你哪些因素不可或缺,更多時候隻是忽悠甲方和老闆的專業術語。
如果我開啟上帝視角,在當下上海防疫的特殊時期,徐新這一句“誰能把我拉到團子面包群”時,未必能想到自己能引發輿論的關注,如果非要找個理論支撐,那麼已故廣告營銷大師葉茂中的“沖突”營銷,或許可以解釋一二,而種種的“沖突”,都是現在急需的“正能量”。
第一層,身價百億的風投女王,在隔離的日子裡也成了家庭主婦,得為一家老小的吃喝操心,乃至于還得親自去找門路團購牛奶面包,這種巨大的反差瞬間讓我有種新奇感,進而使我有種與女王對齊的錯覺,對我,這是阿Q式的正能量。
第二層,細細一想,徐新此前投資的京東、美團、叮咚買菜、永輝超市、興盛優選,每家都有生鮮配送業務,為什麼徐新沒有在一開始就主動找到相關創始人,尋求他們的幫助,而是親自下場做起了Dirty work?這叫“平億近人”的正能量。
第三層,徐新每天4點開始搶菜,公開渠道也沒有聽到抱怨,一位身在上海的投資人朋友說,“我每天6點才起來搶,搶不到就哇哇叫,人頂級投資人4點就起來搶了,這就是差距”,至少說明叮咚、盒馬等并沒有為股東等人士開啟特殊通道,套用一個時髦的詞,挺ESG的正能量。
第四層,最近上海魔幻的事情不少,什麼豪華小區比拼團購食材,愛馬仕、LV給VIP送大禮包等不一而足,敏感而一觸即發的階級對立輿情,被掩蓋在疫情緊張的氛圍下。而徐新顯然屬于VIP中P,沒準早就達成了集齊頂級黑卡的成就,卻還在為面包和牛奶奔波,最後再完美地發個朋友圈,解釋原因、擺正姿态順帶展望未來,這不就是我想象中,高端人士應有的人設嗎?這裡再插一句,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借徐新的事情渲染階級對立,建議直接拉黑保智商。
所以我認為正是這四點“沖突”的正能量,引爆了這次輿情傳播。
那位問了,徐新就一定是個小白兔嗎?如果腹黑一點去猜測,在解決了自己面包牛奶的問題後,徐新給叮咚買菜CEO梁昌霖稱贊加感謝的私信,很快就流出了,因此萬一是女王一手策劃了這次傳播,隻為了把手裡的Portfilio廣而告之呢?
首先,我認為策劃的痕迹并不明顯,而退一萬步講,就算是主動策劃,那也無傷大雅,此前也說了,有時理解叙事的傳播原因,比探究事件的真相更加重要,再者大家都是成年人,讨論動機更沒有意義。
比如前陣子,網友因質疑丁磊的議案,而遭到撤稿函威脅後,丁磊親筆信回複該網友回應争議的做法,就受到一緻好評,你會去猜測丁磊是否有不忿的情緒嗎?沒必要,隻要丁磊不把政協委員的身份擺出來,以平等的姿态出來對話,這個态度擺出來就夠了。
真正不那麼高明的做法是什麼?我的編輯董老師在《那位宣稱不投“病毒共存”的投資人挺幽默的》一文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以岌岌可危的公共話題,炫耀自己所謂的非共識獨立思考,不僅沒有任何事實上的好處,隻會給人帶來智商被摩擦的不适感。”
這種個人叙事能力,雖然沒有很多企業傳播策劃如特技表演般的華麗,但卻如老木工師傅熟練的榫卯技術,信手拈來,大巧無鋒。
比如在一次36氪的采訪中,徐新講述了一個她在大雨中,冒險開車幫助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湧挖人的故事,整體娓娓道來,主線分明、節奏緊湊,很有生命力,媒體向來偏好隐秘事而由小見大,一個這樣的故事,經徐新口述出來,不比幹巴巴的說投後賦能要強得多嗎?
這次更是了,我倒要問一問,VC現在拼投後也卷得不行,思路全是一上來就建團隊,碼人頭,可是哪家VC的投後團隊能在當下這個時刻幫企業做到這種傳播?徐新偏偏就做了,還是單槍匹馬地做到了,既有前面說的四個層次正能量,又回應了社會關切。往小了說,這是在細微中審時度勢的能力,往大了說,是個人與時代同頻的叙事能力。
我們說傳播這些年的進展有兩方面,一是這個世界不斷變化,更複雜的媒介、技術、渠道随時冒出來;另外人自身的認知也在随時進化,這種進化也受環境影響,偶有上下但方向我認為總體是穩定的,比如更自由、平等、法治等。像徐新這次,不就滿足了人們對平等渴求嗎?
所以不管你再怎麼認為徐新是策劃的也好、無意的也好,事件的過程和結果就擺在那裡,不由得不相信它。至于要不要把這些虛無缥缈卻真實存在的東西,重新置于自己的關懷底下,開始認真地思索它、描繪它、理解它、使用它,這取決與諸位要不要參與這場關于未來的叙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