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1 08:50:47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

網師園——待月亭

蘇州園林起始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吳王阖闾時期),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私家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蘇州四大名園是指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典型藝術風格的獅子林、滄浪亭、拙政園、留園。她們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内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意境深遠,代表了古代不同時期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格和藝術水平。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2

留園 ——名匾

一、留園

留園位于江南古城蘇州阊門外留園路338号,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以園内建築布置精巧、奇石衆多而知名,代表清代園林風格。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名園。1961年,留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7年,包括留園在内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留園原是明嘉靖年間太仆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内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其兒子即盛宣懷,清著名實業家、政治家,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創始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始稱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遊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3

留園——浣雲館

留園占地面積23300平方米,分為四個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園内建築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牆、洞門等建築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号稱中華第一石的“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4

留園—— 冠雲峰

冠雲峰位于留園東部,林泉耆碩之館以北,因其形又名觀音峰,是蘇州園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冠雲峰是一塊完整的太湖石,具有“瘦、皺、透、漏”的特點,高6.5米,重約5噸,是江南園林中最大一塊太湖石。相傳是宋代徽宗朝“花石綱”遺物。當年運往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時,不小心掉落太湖中,後撈移置此。冠雲峰居江南三大名石之首,為留園的鎮園之寶。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5

留園—— 明瑟樓

留園的“明瑟樓”是根據《水經注》“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句意取名,以明此處清新幽靜之意。樓依山而築,造型美觀。一樓客廳有一古裝美女懷抱琵琶,彈奏悠揚樂曲,如泣如訴,仿佛在訴說她過去的榮辱興衰。登樓有别具一格的“一梯雲”石級磴道。站在明瑟樓上,視野頓時開闊,中部山水美景盡收眼底。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6

留園 ——秀水含芬

自園門經兩重小院出“曲溪樓”便是一池清水。樓區池岸岩石空透,間以溪谷,好像山渎就是從蒼蒼的灌木叢那邊流到這裡注成一片秀水,岸邊的梅、蘭、松、竹吐出淡淡的芬芳,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7

拙政園 門廳

二、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古城蘇州東北隅(東北街178号),是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譽為“天下園林之典範”,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8

拙政園——荷香四面亭

拙政園是明弘治六年進士王獻臣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 始建,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明著名畫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設計,并有文氏之《拙政園圖》、《拙政園記》和《拙政園詠》傳世,園中至今仍留有許多文征明的對聯與詩,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最能帶出此園的意境。相傳園中所栽種的紫藤是文征明親手種植。 在其後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幾經興廢,幾易其主,先後歸明崇祯年間侍郎王心一、清順治年間陳之遴、康熙年間吳三桂女婿王永甯、乾隆年間蔣棨、鹹豐年間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等。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9

拙政園——芙蓉榭

在光緒年間富賈張履謙接手此園後,改名為“補園”,奠定了拙政園今日之基礎。解放後,張氏後人将園捐獻給國家。拙政園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萦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内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0

拙政園 ——小飛虹

拙政園中的小飛虹正是得名于南朝宋鮑昭《白雲》詩中“飛虹眺秦河,泛霧弄輕弦”。小飛虹是蘇州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東接由倚玉軒南下的曲廊,西接得真亭,是遊廊涉水時的一種空間延展,更是審美的時空疊加後形成的人間仙景。當你行至松風水閣,推窗便可見小飛虹,“翩若驚鴻,婉若遊龍”,那恰到好處的弧形線條——柔美而不張揚,端莊而不伶俐,隻一眼便讓人淪陷在那柔柔的水光倒影中,令人陶醉不已。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1

獅子林—— 門樓

三、獅子林

獅子林位于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3号,是元代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與留園、拙政園、滄浪亭一起被列為蘇州四大名園。獅子林同時又是世界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獅子林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占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禅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因天如禅師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獅子岩,且園内怪石狀如獅子,故名"獅子林"。天如禅師謝世以後,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瓒途經蘇州,曾造訪寺園,并題詩作畫《獅子林圖》,使其名聲大振。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2

獅子林—— 石舫

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重建獅子林聖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園變為私産,與寺殿隔絕。1703年康熙巡遊至此,賜額"獅林寺"。乾隆皇帝六遊獅子林,先後賜了"鏡智圓照"、"畫禅寺"及現存"真趣"等額匾。後園被衡州知府、黃熙之父黃興祖買下。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因園内有五顆松,取名"五松園"。其後幾易其主,至1917年,上海顔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叔公)從民政總長李鐘钰手中購得獅子林,整修後冠以"獅子林"舊名。解放後,貝氏後人将園捐獻給國家。由于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禅宗之理、園林之樂于一體的寺廟園林。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3

獅子林—— 九獅峰

獅子林的假山—九獅峰是園内景觀的核心,也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最曲折,最複雜的實例之一。在元末明初建園時,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綱"的遺物,經過疊石名家的精妙構思,假山群以"透、漏、瘦、皺"的太湖石堆疊。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筍,石縫間長着古樹和松柏。石筍上懸葛垂蘿。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口。在假山頂上,聳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為獅子峰,東側為含晖峰,西側為吐月峰。兩側為立玉、昂霄峰及數十小峰。清代文人朱炳靖鑽過假山後寫道:對面石勢阻,回頭路忽通。如穿幾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遊偶分散,音聞人不逢。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4

滄浪亭—— 門廳

四、滄浪亭

滄浪亭位于現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始建于北宋期間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是蘇州現存諸園中曆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1982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産蘇州古典園林增補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代十國晚期宋開寶二年(969年),吳越王錢俶妻弟孫承佑任中吳軍節度使,曾于滄浪亭營建别墅。百年後漸廢。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集賢院校理蘇舜欽在孫氏棄地北碕築亭,命名"滄浪亭",作《滄浪亭記》,從此滄浪之名傳開。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5

滄浪亭—— 明道堂

在其後的九百多年間,滄浪亭數易其主,曆經滄桑。南宋時,曾經被抗金名将蕲王韓世忠所占,改名"韓園";元時曾廢為僧居;明成化十二年毀于大火;嘉靖十三年改築韓蕲王祠;嘉靖二十五年僧人文瑛複建滄浪亭;康熙三十四年名為重修,實同再創;康熙五十八年進行了增修等等。雖然大多建築物是傾毀修複,而園中假山,園外池水,大多保持舊觀。滄浪亭幾乎見證了中華民族特别是古城蘇州近千年以來的興衰榮辱。

蘇州四大名園是哪四大(聞名遐迩的蘇州四大名園)16

滄浪亭—— 清池映翠

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彌漫,極富水鄉詩情畫意。園内占地面積1.08公頃,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于其間,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築亦大多環山,并以長廊相接。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沿池築一複廊,蜿蜒曲折,既将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複廊上一百餘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為一體,是借景的典範。全園布局,簡潔古樸,自然和諧,是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