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大宋提刑官,法醫界鼻祖宋慈的故事

大宋提刑官,法醫界鼻祖宋慈的故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3 18:10:41

  相信很多同學都看過大宋提刑官吧,在民間故事中我們看到他為了求實受到諸多阻撓和困難,但依舊勇往向前,不僅體現了他良好的思想品行個體現了他堅韌不拔不畏困難的精神,他官場生涯的開始是因為他的父親在辭官後回鄉後卻是以屍體展現在他面前,他為了查明真相便開始了他的仕途。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地區)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着有《洗冤集錄》。西方普遍認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曆史中的宋慈不但在實際判案有着自己的獨到之處,在世界法醫學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他所寫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本法醫專着。直到現在這本書在法醫學裡也有着很高的參考價值。

  宋慈一生二十餘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後擔任四次高級刑法官,後來進直寶谟閣奉使四路,也是「皆司臯事」,可見宋慈一生從事司法刑獄。長期的專業工作,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驗。宋慈平反冤案無數,他認為,“獄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檢驗”,(出自《洗冤集錄》序),堅持「審之又審」,重視現場堪驗,還指出「凡驗婦人,不可羞避」,“檢婦人,無傷損處須看陰門,恐自此入刀于腹内”,如死者是富家女,把女屍擡到光明平穩處,“令衆人見,以避嫌疑”。

  作為朱熹的同鄉和後學,宋慈受過理學的系統教育和長期熏陶。少年時受業于同邑人、“考亭(朱熹居住地,亦是其号)高第”吳稚。入太學後,又為當時着名理學家、朱熹再傳弟子真德秀所賞識,遂師事之。中進士後又多年為官。按照常情,這樣的人一定具有濃厚的理學唯心主義。然而宋慈在法醫學理論上和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唯物主義傾向。在其傳世名着中非但沒有空洞的理學唯心主義的說教,而且大力提倡求實求真精神。程朱理學認為,“合天地萬物而言,隻是一個理”,而人心之體又體現了理或天理,“心之全體,湛然虛明,萬理具足”,“心包萬理,萬理具于一心”。

  這就是說,心中什麼理都有,無須外求。如按此行事,根本不要了解外界現實情況,隻要苦思冥索就可以了。而宋慈卻反其道而行之。他把朱熹具有唯心主義傾向的“格物窮理”之說,變成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則,不是向内心“窮理”,而是向實際求真。

  宋慈卒于南宋理宗淳佑六年(1249年)廣州經略安撫使的任所,享年64歲。宋理宗親自為其書寫墓門,憑吊宋慈功績卓着的一生。後來宋慈的墓地遷至福建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西北。劉克莊在墓志銘中稱他:“聽訟清明,決事剛果,撫善良甚恩,臨豪猾甚威。屬部官吏以至窮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鹹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這一期間,宋慈在處理獄訟中,特别重視現場勘驗。他對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着作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并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于逝世前兩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錄》五卷。此書是其一生經驗、思想的結晶,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着。它比意大利人佛圖納圖·菲得利寫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類着作要早350多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