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遼東區域指哪裡

遼東區域指哪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2 13:38:54

遼東區域指哪裡(遼東地名考)1

摘要:“遼東”地名曆史悠久,文化内涵豐富。作為地名,“遼東”一詞最早見于《管子》。根據史料推斷,遼東一名至少有2600多年的曆史,其出現的時間要早于“遼水”。其地名由來最初得名于其指代地域“遠在九州之東”。但在兩千多年的曆史變遷中,“遼東”一詞逐漸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含義。

關鍵詞:遼東;遼水;地名

在我國的古代文獻,尤其是與中國東北曆史相關的資料和典籍中,“遼東”這一地名經常出現。雖然史學界對這一名稱的來源和含義早有探讨,但至今仍然是衆說紛纭,莫衷一是。我們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遼東”地名有了一些理解和認識,在此欲就“遼東”地名的源流、含義等方面進行考辨。

一、“遼東”地名研究概況

邸富生的《遼東考》、劉發的《釋遼》、賀政權的《遼東一詞的由來及其他》、王成國的《關于“遼東”地名幾個問題的探讨》是20世紀80年代考證“遼東”地名的代表之作。其中探讨的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

其一,關于“遼東”地名的由來。賀政權先生在《遼東一詞的由來及其他》一文中對此作了詳實的論述。作者在文中總結了關于遼東一名起始所流行的三種說法:“一曰,遼東之名始于秦滅燕置遼東郡;一曰,始于燕王喜走保遼東之時;一日,始于戰國燕置遼東郡”。但文中作者并沒有肯定這三種說法,而是通過《管子·地數》和宋呂祖謙《大事記》中有關遼東的記載說明在燕置遼東郡之前便已有了“遼東”之名。發表于同年的《關于“遼東”地名幾個問題的探讨》一文亦贊同此觀點。

其二,關于“遼東”地名的含義。金毓黻先生曾于1927年在《遼東文獻征略》中指出:“蓋古帝王宅京于冀、幽、并、雍,遼地适當其東,故幽薊以東之地,被以是名,非以遼水之東而名之也。”與金毓黻先生觀點相異,邸富生認為“‘遼’并非‘遼遠’之意。遼字原為潦。因遼與潦古代音同,同音通假,遂轉為遼。”而賀政權在《遼東一詞的由來及其他》一文中解釋,“遼東之‘遼’字,似因古‘潦水’而得,并在‘遼’字後綴以‘東’字,則示其方位,兩字合而構成‘遼東’一詞,即為遼水以東之意。”1986年,劉發則在《釋遼》一文中提出,遼東意為遼地之東,“适居幽州之東,亦即九州之東。”因此,“遼東”地名含義的研究,雖未成定論,但基本形成了兩種主要觀點:一是以其遠在九州之東,而故名遼東;一是遼河以東之地稱遼東。

二、“遼東”地名的由來

“遼東”地名起始于何時?這一問題,古代史家早已有所考證。以《欽定盛京通志·沿革》所載最為明确:“秦伐燕,王喜走保遼東,遼東之名始此。”“遼東”一名是否起始于“王喜走保遼東”之時,對此,我們不妨進行一番考證。秦國征伐燕國,迫使燕王喜放棄都城薊而逃亡遼東發生在戰國末年,即公元前226年。查閱古籍,“遼東”一名最早見于《管子》一書。據《管子·地數》篇所載,春秋戰國初年,管仲向齊桓公獻策說:“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根據《春秋左傳》的記載,管仲卒于魯僖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43年。據此,我們可以推斷“遼東”地名的出現應該早于公元前643年,這比《盛京通志》中的考證至少要早400多年。因此,關于遼東之名始于燕王喜走保遼東之時的說法是難以成立的。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史料記載的匮乏,至今我們仍然無法對“遼東”地名出現的具體時間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我們完全可以肯定的是“遼東”地名具有非常悠久的曆史,其出現至少在2600多年以前。

關于“遼東”得名的淵源,長期以來是史學界對這一名稱争論的焦點問題。明嘉靖重修《遼東志》對“遼東”解釋為:“遼,遠也。以其遠在九州之東,故名遼東。又兼遼西也,而言其分遼東、遼西者,以其界乎遼河之東西也。”這是有關“遼東”之名的最早解釋,暫且稱之為“遼遠”說。

針對“遼遠”說,有的學者認為《遼東志》中對“遼東”的解釋實為“就‘遼’字字義的引伸附會,不可置信”。如果”遼遠”說成立,則“遼西”即為九州之西,與今之“遼西”位置所不符。由此提出,“遼東、遼西是以遼水(今遼河)為界而得名”(以下簡稱為“遼水”說)。

“遼遠”說和“遼水”說是目前關于“遼東”得名的兩種主要觀點。但僅從探究“遼東”得名的淵源角度出發,我們更加贊同“遼遠”說。我國地名的命名往往與山、水、方位等地理自然因素,或是與當地的著名人物、曆史事件等人文地理因素有關。總之,其得名都是一種人為命名的結果。因此。人們完全有理由通過這些地名的字面含義挖掘其實際的寓意。所以,我們不能把“遼遠”說輕易地歸結為“字義的引伸附會”。換言之,如果“遼遠”說是“望文生義”,“遼水”說亦難脫其嫌。對于《遼東志》中關于“遼東”的解釋更要理解準确。“以其遠在九州之東,故名遼東。”其含義就是遼東遠在九州的東方,所以得名為“遼東”。因此,“遼,遠也。以其遠在九州之東,故名遼東”是《遼東志》對“遼東”一詞得名之初含義的解釋,但并不是對曆史上以後所出現的發生了變異的每一個“遼東”名稱含義的最終诠釋。這一點往往被有些學者所混淆,是應該注意的。

此外,“遼東”地名出現的時間要早于“遼水”。“遼東”之名最早見于《管子》一書,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遼水”最早見于《山海經·海内東經》:“遼水出衛臯東。”據《奉天通志》所考,此“遼水”,即《水經注》之大遼水,是關于遼東山川最早的記錄和考證。又據當代《山海經》的著名研究專家袁珂先生的考證,《海内經》四篇成書時間最遲約在漢代初年。因此,“遼水”見于史料的記載要晚于“遼東”近400年的時間,“遼東”一名應當早于“遼水”。所以,把“遼東”釋為遼水之東,有以末釋本之嫌,是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的。

三、“遼東”地名最初的

地域概念

從“遼遠”說的角度出發探讨“遼東”地名的含義,可以明确“遼東”得名之初是古人根據方位而确定的一特定的地域範圍。雖然這一地域範圍不是正規的行政區劃,也沒有明确的疆界,但在其發展成為行政建置以前的數百年的曆史中,卻仍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域範圍。據《戰國策·燕策》載:“蘇秦将為從,北說燕文侯日:‘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又《曆代地理指掌圖·辯遼東》條:“遼東之東,周封箕子于朝鮮,漢置樂浪四郡,高麗在遼東之東千裡,晉以後居平壤,世受中國封爵。”另據《鹽鐵論·伐攻》載:“燕襲走東胡,辟地千裡,度遼東而攻朝鮮。”依據上述三宗史料可以大緻界定,“遼東”在燕國之東,并東與朝鮮毗鄰,即在燕國和朝鮮之間。因此,明确了當時燕國和朝鮮的疆域就可以進一步界定“遼東”最初所指的地域範圍。

燕國建立于西周初年,是西周時期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封尚父于營丘,日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魯。封召公奭于燕。”徐才《宗國都城記》雲:“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因此,燕國建國之初,主要的勢力範圍應在燕山一帶。到周成王時,燕國的勢力則發展到了努魯兒虎山南部地區。在喀左馬廠溝出土的“郾(燕)侯盂”便是周成王時期制作的。而據宋呂祖謙《大事記》載:“燕昭王十二季(前300),燕将秦開襲破東胡,東胡卻千餘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因此,在燕“度遼東而攻朝鮮”之前,“遼東”不為燕所有。又根據譚其骧先生在《中國曆史地圖集》中的考證,西周至春秋時期,灤河以東至遼河一帶的沿海地區長期以來是孤竹、令支、山戎、屠何等東北古代少數民族的勢力區域。所以,燕據“遼東”之前,燕國東部疆域應大緻以努魯兒虎山和灤河一線為界,而這也大緻是“遼東”得名之初的西面界線。但至此仍然有一問題,既然燕國之初不據有遼東,又為何會在《管子》中出現“燕有遼東之煮”一語呢?其實,這并不矛盾。在齊桓公北伐山戎、孤竹之前,今遼東灣一帶的産鹽區雖然是當時山戎、孤竹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區,但這些少數民族并未發展成國家政權,并且東北的古代少數民族在政治上多是長期地依附于中原王朝,古代的中原王朝也視其為已臣。如,早在周武王時古老的肅慎族就曾向周朝多次進貢“楛矢石砮”,而周統治者亦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便是最好的例證。在燕國建立之初,其重要意義就在于扼守北方,“以親屏周”,承擔着管理周邊原屬殷商的孤竹、令支等部的重任。“從出土的一些銅器銘文可知,燕侯經常對孤竹等部首領進行賞賜,彼此間存在着政治上的隸屬關系。”至春秋初期,諸侯稱雄,燕國地少人稀,實力最為弱小,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周邊部族,甚至經常受到山戎、孤竹、令支等部的威脅和侵擾。即使如此,在侵擾與防禦之間也總伴随着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同時受曆史上燕對遼西少數民族長期管轄關系的影響,就不難會有管仲之“燕有遼東之煮”的評說。所以努魯兒虎山和灤河一線當為“遼東”最初之西界。

“遼東”最初之東界應是與古朝鮮的分水嶺,亦即古朝鮮之西界(這裡所指的古朝鮮主要是指箕子朝鮮)。在《尚書大傳》卷四之《周書·洪範》中有這樣的記載:“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其後《漢書·地理志》中亦有“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鮮”等相似的記載。在這些史料中均記錄了“箕子走之朝鮮”這一曆史事件。因此,“箕子朝鮮”的存在是不容置疑了,但箕子所走之“朝鮮”的地望卻并未言明,這也就成為今天關于古朝鮮研究長期争論的一個焦點問題。一種觀點認為箕子朝鮮當在遼西,“箕子最初所到的地方在今大淩河流域,即漢之遼西境内”。另有觀點則認為“箕子朝鮮不在遼西,也沒有什麼‘東遷’遼東問題,箕子朝鮮本在半島”“滿潘汗是沛水與漢水之合流,即今清川江,燕之長城東端即在此地,為燕之東界,亦是箕子朝鮮的西部疆界。”可以說,後者在史料分析及考古資料的運用方面較前者有所突破,并在對“箕子朝鮮在遼西”說的論據進行一一駁論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觀點,其觀點滿潘汗為箕子朝鮮的西部疆界也為我們所贊同,但其結論中仍有兩處觀點我們認為還有待商榷,一是箕子朝鮮東遷問題。我們認為箕子确有東遷古朝鮮的史實。李德山先生曾在《關于古朝鮮幾個問題的研究》中詳實地論述過箕子東遷古朝鮮的曆史證據、時間和原因,此處不再贅述。二是我們認為滿潘汗在燕“度遼東而攻朝鮮”之前并不是燕之東界,确切地說應是“遼東”之東界。這一點,劉子敏在《關于“遼東”的考辨》中亦有考證:“古遼東在秦拓疆之前,其西部為東胡所占,其東部的居民主要是貊人,······貊人同古朝鮮(良夷,亦即樂浪夷)的界線是清川江,這可從對《山海經》所記貊國的曆史中得以證實。綜上所述,古遼東的地理範圍是:西起燕山、灤河以北,東至清川江一帶”。綜上,遼東最初的地域範圍并不限于遼水之東,其命名亦非以“遼水之東”而得名。

四、“遼東”含義诠釋

曆經了兩千多年的曆史變遷,“遼東”一詞卻史不絕書,經常出現在曆史典籍、奏文、碑刻、詩歌、繪畫或是今天的報紙、雜志、論文中。如此長久、廣泛地使用,給“遼東”一詞賦予了多種含義。

賀政權先生在《“遼東”一詞的由來及其他》一文中,把“遼東”一詞的含義歸納為地方政區名、軍鎮名、自然地理區域名、地理方位名、職官名、爵号名和著作名七種。在這裡作一簡單的歸納和舉要:地方政區名包括郡、國、道、都司、省、城等名稱,如燕之遼東郡、項羽建立的“遼東國”、東漢安帝時增設的“遼東屬國”、元朝設立的“山北遼東”和“海西遼東”二道、明朝設置的“遼東都司”、1949年東北行政委員會成立的“遼東省”、高句麗建立的“遼東城”等。軍鎮名,如明代“九邊”之一的“遼東鎮”。自然地理區域名,如遼東半島、遼東灣等。

地理方位名,如《山東通志》中載:“東北越海則為遼東。”《山海經·大荒北經》郭璞注:“今肅慎國,去遼東三千餘裡”等。職官名,如遼東郡守、遼東王、遼東郡太守、遼東都指揮使等。至于以“遼東”命名的爵号名和著作名稱,其文在論述“遼東”一詞含義時并沒有明确舉例。其緣由當是《遼東志》、《遼東邊事疏》等著作之名,作者在文中論及遼東一詞的沿革時已經列舉。關于爵号名,作者在文中談及職官名部分已言,“古時,凡封爵為王者,其國則稱王”,因此,如遼東王等稱謂,确切言之,應為爵号之名。

賀政權先生在《“遼東”一詞的由來及其他》一文中關于“遼東”一詞含義的釋讀不可謂不細緻、不全面,但其研究是從“遼東”一詞的性質或屬性的角度出發闡釋“遼東”一詞的含義,其研究重在分類而鮮于釋義。在此前後,學術界也有關于“遼東”一詞含義的探讨,其結論均與此相類似,偶有分類的增減,但都沒有擺脫這種用分類的方法解釋“遼東”一詞含義的研究途徑。在今天看來,這種解釋略顯表層化。

在這種分類研究的基礎上,對“遼東”一詞進行内涵的探讨研究,我們認為可把“遼東”一詞的含義歸納為三種:遼遠的東方之地;遼地之東;遼河之東。以下分而論之:

其一,遼遠的東方之地。“遼東”最初乃是一個相對中原而言東的方位名詞,發展到戰國燕建立遼東郡以前,“遼東”由方位名詞逐漸演變成一個界域比較模糊的地域名詞,其大緻範圍,前文已作考證,即西起努魯兒虎山和灤河一線,東至清川江一帶。這一時期遼東的地域範圍大緻包括了我國遼甯省全部及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清川江以西地區。而在曆史發展的過程中,這一地域範圍始終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從而在人們的意識中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遼地”概念。這一點在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審定的《中華最新形勢圖》一書中對遼甯省的圖頁說明中最能體現:“遼甯省舊稱奉天,以奉天二字含有帝制意味······改今名,取遼域安甯之意。簡稱遼,别名遼東。”對此,原遼甯省地名學會副理事長劉發先生在《遼甯省名稱之考源與辨義》一文中指出,“這裡所稱的‘遼’和‘遼東’與遼甯省是指同一人文地理區域,文中所稱‘遼域’不應解釋為遼河流域,而是指遼甯地域”。此外,明朝所設的遼東都司中的“遼東”,亦應理解為“遼地”之概念,至永樂七年,遼東都司下轄二十五個衛、二個州,其轄境:“東至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南至旅順口,北至開原,和現在遼甯省的轄境大體相似。”即可為證。再如,“遼東灣”一名,據《辭海》“遼東灣”條解釋,其海域範圍狹義上指“西起遼甯西部遼河口,東到遼東半島西側長興島”;廣義上指“河北省大清河口到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以北的海域”。因此,不論是從狹義還是廣義上來看,遼東灣的海域範圍既不限于遼河之東,也不局限于遼地之東,故“遼東灣”之“遼東”也應理解為“遼遠的東方之地”,遼東灣,亦即遼遠的東方之地的海灣——“遼地”之海灣。總之,上述列舉的幾個命名,均是對遼遠的東方之地這一“遼地”地域概念的繼承和延伸。

其二,遼地之東。顧名思義,其指代的是遼地的東部。以此義命名仍不乏其例。如遼東郡,該郡創置于燕昭王十二季(前300),燕将秦開襲破東胡之後。此郡名很容易被人誤解為取遼水(今遼河)以東之意。事實上,遼東郡的轄區并不都在遼水之東,包括了遼水以西的部分地區在内。因此,釋其為源于遼水之東是很難講通的。究其含義,應是源于其轄地在遼地的東部而得名的。

其三,遼河以東。把“遼東”解釋為遼河之東,當是今人新解,在對某些地名的命名和理解中已經體現出來,如“遼東半島”一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據《辭海》“遼東半島”條的解釋,“在遼甯省南部,遼河口與鴨綠江口連線以南,伸人黃海、渤海間。”由此可見,遼東半島之“遼東”是含有遼河以東的含義的。

總之,遼東因“遠在九州之東”而得名,是見于史冊最早之遼字地名。在戰國燕置遼東郡之前,遼東之地域範圍大緻西起努魯兒虎山和灤河一線,東至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清川江一帶。在戰國燕設置遼東郡之後的2000多年中,遼東這一地域概念因行政區劃和疆域的改變而有所變化。在此期間,遼東地名亦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内涵,基本可概括為遼遠的東方之地、遼地之東和遼河之東等三種含義。

來源:《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1年第1期

作者:王禹浪、蘆珊珊

選稿:黎淑琪

編輯:黃舒馨

校對:劉 言

審訂:羅舒平

責編:甄藝涵

遼東區域指哪裡(遼東地名考)2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