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6年秦派精通治水的李冰蜀守。到蜀郡後,看到當地嚴重災情,便開始着手進行大規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沿岷江岸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勢等情況,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廢除了開明開鑿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沖積扇的頂部灌縣玉壘山處,保證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暢的渠首網。 過程中,采用江心抛石築堰失敗後,李冰讓竹工編成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裝滿鵝卵石,一個一個沉入江底,戰勝了急流的江水,築成了分水大堤。為了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也用竹籠裝卵石堆築,堰頂做到适宜的高度。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為觀測水位的标尺。還采取了在江心中構築分水堰的辦法,把江水分做兩支,逼使其中一支流進寶瓶口。李冰還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為歲修時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