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義
安居,又稱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結夏、坐臘、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結制安居、結制等,是重要的僧伽規制。其中“坐夏”“坐臘”之名稱,玄奘大師認為是前代譯經律者的錯誤翻譯,如《大唐西域記》卷第二載:
前代譯經律者,或雲坐夏,或雲坐臘。斯皆邊裔殊俗,不達中國正音,或方言未融而傳譯有謬。⑴
按中國的文化,“臘”字本指陰曆年底,後也轉作“歲”或“年”之義;那為何将“臘”用在安居當中呢?原來戒律規定七月十五日前安居結束,僧團要舉行自恣受歲,這一天對比丘或比丘尼而言就是相當于我們平日所說的“過年”,意味着要增加了一歲。坐臘的“坐”字可以引申為“居”或“住”之義。“坐臘”合起來之義也就不解自明,未必是“傳譯有謬”。
但也有将冬安居說為“坐臘”的,如法國學者沙畹伯希和在整理敦煌資料時發現說中亞佛教的一個特色,即是在夏安居之外有冬安居,将此冬安居名為“坐臘”。如果是這樣,那就更好解釋了。
那何謂安居呢?道宣律師所著的《四分律删繁補阙行事鈔》(以下簡稱《行事鈔》),把安居的内容,叫做“安居策修篇”,從這名字本身可以看出安居主要以策修為主。如元照律師在《資持記》卷上四解釋:
形心攝靜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随時警勵曰策,三業運善曰修。 ⑵
如此定義,雖然諸部廣律沒有作這樣的說明,卻也深得律要。
二、結夏安居的緣起及其實踐的意義
1、結夏安居的緣起
結夏安居的緣起在諸律中的記載大緻相同,由于印度每年的雨季,受喜馬拉雅山的自然環境的影響,恒河平原的降雨量大增。河水上漲對雲遊行腳的出家沙門的生活構成了嚴重影響。加上雨季外出乞食行腳,容易踩殺蟲類及草樹的新枝。故此,印度的婆羅門教及耆那教等宗教均有雨季安居的習俗。其中婆羅門教的出家修行者,每年中的八個月以雲遊的方式行腳于各地,其餘四個月的時間,由于雨季的影響,在固定的場所安住。耆那教也有在雨季止住的嚴格規定。佛教亦沿用了雨季安居的宗教行事。對此,《四分律》卷三十七載:
爾時佛在舍衛國隻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於一切時春夏冬人間遊行,時夏月天暴雨水大漲,漂失衣缽坐具針筒,蹈殺生草木。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沙門釋子不知慚愧,蹈殺生草木,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於一切時春夏冬人間遊行,夏天暴雨水大漲,漂失衣缽坐具針筒,蹈殺生草木斷他命根,諸外道法尚三月安居,此諸釋子,而於一切時春夏冬人間遊行。天暴雨水大漲,漂失衣缽坐具針筒,蹈殺生草木斷他命根。至於蟲鳥尚有巢窟,止住處,沙門釋子,一切時春夏冬人間遊行,天暴雨水大漲,漂失衣缽坐具針筒,蹈殺生草木斷他命根……諸居士於草木中有命根想。⑶
此中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行事鈔》總結為三點:
一、無事遊行妨修出業;
二、損傷物命違慈實深;
三、所為既非故招世謗。⑷
前兩者體現了安居的積極意義,最後一點是恐招世間人的诽謗。原來印度傳統文化認為草木亦有命根,在以上引文中特地指出:“諸居士于草木中有命根想”。於此可見當時諸外道安居的原因,同時也可見當日印度社會對草木有命根想的民俗信仰,是很強固的。此外,古印度的傳統文化認為樹林草木等處為“鬼神村(鬼神所居住的處所)”,在佛教戒律中還有“壞生種(鬼神村)學處”。而且在夏季草木茂盛,僧人四方行腳必然會踐傷這些,就會導緻所謂的觸犯民俗禁忌,這對于在家居士看來是非常嚴重的。如《五分律》載:
諸比丘不知三時應行不行,常說少欲慈愍護念衆生,而今踐蹈無仁恻心,無沙門行破沙門法。⑸
安居的緣起主要的動力還是因為出家比丘一年三時在外行腳,由于夏季草木茂盛,又古印度的民俗文化“于草木中有命根想”的原故,招來在家居士的诽謗,這是主要的原因。由此而制定了安居的作法。
2、安居實踐的意義
安居期間主要以修道為主,雖然這種安居的作法沿用于印度的傳統宗教,但佛陀沿用時已附上佛教的特色,自然也就離不開我們出家修道的宗旨——自覺覺他。因此,在安居選擇處所時找一個依止律師很重要,以便以請教修行中的種種疑惑。
關于安居的意義,我認為有四方面的意義:
首先在夏天行腳容易造成衣鉢坐具等被雨水所漂失:在印度每年的雨季這個時候,受喜馬拉雅山的自然環境的影響,恒河平原的降雨量大增。河水上漲對雲遊行腳的出家沙門的生活構成了嚴重影響。《四分律》卷三十七就記載當時六群比丘一年三時春夏冬都在人間遊行,當時剛好遇到暴雨水大漲,結果衣缽坐具針筒等被雨水所漂失。
第二是護生:一方面是保護自已的生命;一方面是保護動物以及草木的生命。因為在夏季樹木茂盛而引來許多如蛇等之類的有毒性動物,僧人往樹叢中經過難免傷到自身。同時它們也會被我們所傷。
第三、令居士生信:在諸律中,如《四分律》、《十誦律》、《五分律》等都提到當時比丘于夏中沒有安居,同時還“蹈殺生草木”,引來居士的譏嫌,導緻居士對佛教失去信心。如《十誦律》卷二十四載:
諸異道沙門婆羅門,夏安居時潛處隐靜,譬如鳥日中熱時避暑巢窟。諸異道沙門婆羅門,夏安居時潛處隐靜,沙門釋子常作此心,自稱有德,而夏中遊行,踐蹋生草殘害物命。⑹
如上所說如沒有安居還會招來比丘僧團不如外道的譏嫌。因此,安居的作法也可以令居士對僧團生起信心。
第四、克期取證:僧人一年三時行腳,安居正是一個集中精力來修行的好機會,安居期間放下一切事物安心辦道,所以在佛陀時代每次安居結束都有許多比丘證道,律典還記載當時有比丘安居期間受益非淺,而向佛陀提出延長時間。特别是當今時代,許多僧人一年到晚比世俗人還忙,無暇修學,長期如此下去,最後連自已是什麼身份都忘了。如濟群法師在《從戒律看原始僧團的教育制度》一文中就提到:
從現實僧團來看,安居的這種制度太重要了。在這個科技、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在全面改革開放的今天,許多寺院都已成了城市中鬧市的鬧市。出家人一個到晚要忙于應酬複雜的社會人際關系,要經營龐大的寺院旅遊事業,要管理寺院,還要做種種弘法、慈善事業。今天的許多寺院管理者,他們和在家人一樣忙。
長期從事寺院行政事務管理的結果,勢必心會變野了,人要變世俗了,煩惱妄想會增長了。久而久之就失去自我觀照能力,正念再也不會産生作用了。三月的安居,是讓長期勞作、運轉的身心休息一下,有個緩沖的機會。充充電,通過經教的薰習,能把正念提起;通過禅修,培養定力。這樣進入做事的時候,就能保有良好的心态。在五欲塵勞面前能有定力,不會沉溺其中,為八風所動。⑺
由以上說明安居對我們的實踐意義,特别是第四點“克期取證”。特别在這個時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濟群法師所說的現代僧人“長期從事寺院行政事務管理的結果,勢必心會變野了”。不要說管理者,就一般僧人一年到晚也是無所是事,看起來潇灑,卻都在悠悠度日,荒廢道業。所以正如《行事鈔》所說:
夫靜處思微道之正軌,理須假日追功策進心行,随緣托處志唯尚益,不許駝散亂道妨業。⑻
三、關于安居場所與時間的若幹規定
1、安居場所的規定
律藏中對比丘安居場所,并沒有詳細的規定。除露地、及樹上等不能遮擋風雨處之外,其它如樹下、小屋内、山窟、自然山窟、樹空中、依牧牛者、依客壓麻油人、船上、聚落檀越房舍等地均為比丘安居的場所。如道宣律師所著的《行事鈔》引《四分律》記載:
不得在樹上。若樹下,起不礙頭,枝葉足蔭一坐,如是乃至小屋、山窟中,坐趣容膝,足障水雨。若依牧牛人、壓油人、船上人、斫材人、依聚落等并成。若依牧牛人已下五處者,若安居中移徙,随所去處應去。⑼
在印度的僧人常年以行腳托缽為主要的生活方式,每逢雨季來臨,行到哪即在那裡安居,居無定所的。但安居期間的住處與飲食等問題,成為安居前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選擇處所的同時要考慮此處是否有信徒的供養來作為基本生存的保障。關于安居處所的選擇,在《明了論》中就明确指出要具足五種因緣,如下:
由五種因緣,夏月安居得成。五種因緣者:一若處所有覆;二若夏初十六日;三若東方已赤;四若人在别住中起安居心;五若此有覆中,無五種過失。夏月安居則成。⑽
以上所說的“無五種過失”,《行事鈔》解釋為:一、太遠聚落,求須難得。二、太近城市,妨修道業。三、多蚊蟻難,或咬齧人,踐傷彼命。四、無可依人,其人具五德:謂未聞令聞,已聞令清淨,能為決疑,能令通達,除邪見得正見。五、無施主施飲食湯藥。沒有這五種過就可以安居。總而言之,在早期僧團安居選擇處所主要是審量此處是否有難,如果有難就不得安居,無難即可。《十誦律》載:“無人深山可畏處不須住。”但《五分律》記載:“若在無救處,必知無妨害亦開。欲安居時先思量有難無難,無難應住。”
2、安居時間的規定
(一)安居時間的安排
在諸律典中皆制定二種安居——前安居、後安居。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都應當參加前安居,但遇到一些無法克服的因緣,如三寶事緣等,允許參與後安居。但還是以前安居為主。
《四分律》卷三十七指出安居有兩種:即前安居與後安居,前安居住前三月,後安居住後三月。所謂前三月,即是四月十六日開始至七月十六日明相出之前。後三月即是從五月十六日開始至八月十六日明相出之前。由于印度各地雨季時期的不同,各地的安居時間也不盡統一。如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二的《印度總述》中,對印度佛教僧團安居的時間作了記載:
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⑾
和以上的時間相差了一個月,玄奘法師認為這是“方言未融,傳譯有謬”所緻。其實隻是由于在印度各地的雨季時期的不同所導緻安居時間的不同。
但後來出現了“三種安居”的說法,主要依據是《四分律》卷五十八的<毗尼增一〉。如律中所載:
有三種安居:前安居、中安居、後安居。⑿
有人認為〈毗尼增一〉的集成稍晚,帶有部派佛教的色彩。“三種安居”之制,可能部分行於後來的法藏部之間,也沒有受到什麼重視,所以除此一句之外,《四分律》中再不曾言及“中安居”之事,一般就談到二種安居。在中國的律疏中,卻都是強調有中安居的。最為明顯的還是唐朝的道宣律師所著《四分律删繁補阙行事鈔》,如卷上四記載:
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日已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後安居……雖不雲中三月,然文中具明前後日數,中間不辨,于理自明。⒀
宋代的元照律師對此也作了解釋,如《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四記載:
犍度中但明前後各住三月,則無中也。故舍利弗欲於佛所安居,十七日至,制後安居。據相以言:但前一日為前安居,馀三十日為後安居。莫不望初俱名後,故則缺中也。⒁
由于中安居的作法,有人陸續不定期的加入,而後如道宣律師所說“若在中安居,随日可結”。但在彌沙塞部明确指出不準“日日結安居,或二日乃至五日一結”。因此,有人提出中安居的作法是不合理的。我個人認為在中國佛教寺院的這種生活方式未嘗不合理,也許在印度中安居期間随日可結會給營僧事人安排上造成困難。
(二)安居期間遇閏月的處理
印度的曆法一年分三季,每一季共四個月,一般的說法夏安居的夏季是從四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但佛陀為了賞勞前安居的比丘、迦希那衣因緣等,僅制三個月安居,留一個月為成供身衣服。安居的期限正常情況下是九十天,但有時會遇到國王制定閏月,於是就有了依不依閏月的問題。
在各律中有不同的看法,如《薩婆多》記載:
夏中有閏,受雨衣得百二十日。⒂
《摩得伽》記載:
安居已,王作閏月,數安居日滿自恣。已受迦希那衣,即此衣成受不成受,謂依閏不依閏。⒃
道宣律師在《行事鈔》作了說明,如鈔文所載:
既二文兼具,至時随緣,夏初要心取閏,不得依《伽論》,若反前者通二論兩文。⒄
按道宣律師《行事鈔》的說法,将遇閏月分三類說明。由于道宣律師安立了中安居的作法,所以要區分時間上有些複雜,依據《行事鈔》說明,如本鈔載:
若閏五月、六月,定百二十日住。若閏四月者,從四月十六日至閏月一日結者,并四月住。若閏月二日已後結者,漸漸轉少,以越閏月過,取五月一日實夏成正結故。若五月一日後結者,皆三月住,以數滿九十日故。三若閏七月者,從四月十六日後五月一日結者,盡三月住,由未至閏故。五月二日已後結者,皆四月住,由九十日未滿,入閏月不成數故。⒅
依《行事鈔》分三組,閏五月、六月一組;閏四月一組;閏七月一組。為了便于理解,例表如下:
(1)閏五月、六月
定住滿120天,以安居月份含閏月于中。
(2)閏四月
a、于四月十六日至閏月一日中結者,皆住四月,以含閏月故。
b、閏月二日至五月一日結者,以閏月減少,安居數亦随減。
c、五月一日結者,住三個月,以不含閏故。
(3)閏七月
a、四月十六日至五月一日結者,住三個月,以未及閏月故。
b、五月二日已後結者,住四個月,以未到九十日便趕上閏月故。
總的來說,如果依閏月,那就是四個月,如果不含閏月,那就是住三個月。
四、關于安居的作法
正式安居的作法在律中列為四種,分别為對首法、心念法、忘成法、及界與園法。
1、對首法
首先是對首法,其餘是在特殊情況而所做的特殊情況。首先是對首法,所謂對首即是安居比丘對一比丘面對面的表述陳詞。陳詞内容如《行事鈔》雲: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者依某僧伽藍,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五分》:“彼人告雲:‘知,莫放逸。’答言:‘受持。’義加‘依誰持律者’,答雲:‘依某律師。’告雲:‘有疑當往問。’⒆
若依哪個聚落林野等,那就把僧伽藍名稱改為自已現在所居住的地方名,這是針對于衆多比丘共同安居的作法情況。
2、心念法
在印度的僧人是居無定所,長年遊行中遇到雨季到來時就在哪安居,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單獨一人,也沒有能夠作為自已安居的依止師。所以佛陀又允許了有“心念”的作法,關于心念法規定的緣起,《四分律》記載:
時諸比丘住處。無所依人。不知何所白。諸比丘有疑。不知成安居不。即白世尊。世尊言。發意為安居故。便得成安居。從今日聽諸比丘若無所依人心念安居。⒇
所謂“心念法”,就是要具足威儀至佛像前作個意念,如《行事鈔》雲:
我某者依某僧坊,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21)
假如是中安居或後安居,将前三月夏安居改成中安居或後安居即可。這是佛陀為了當時比丘的方便而開設的作法。
3、忘成法
所謂忘成法,四分律記載當時有比丘本來對于住處起安居心,但到安居時忘記了,沒有及時到安居處,或者來時明相已出,於是對此産生的疑心,不知道自己成不成立安居。佛陀就規定了“若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但如果此人本無心安居,或者說不是真正為安居而來,雖然忘了,但也不成安居。
4、及界與園法
這種規定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說安居的比丘一腳入界内時剛好明相出,這在律典中是成立的。
五、安居制度的有關其餘事項
除了安居的場所選擇和時間的規定,還有一些在安居期間所要做的,比如結界、誰應安居與依止律師、分房法、受日法等等事項。以下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的規定。
1、結界羯磨:
以上已經說明了安居的場所,但在律典中安居的場所需要結界羯磨方能成立。一般以山相、石相、林相、樹相、道相、蟻蛭相、河相、水相等界的标志,來作為安居期間的活動範圍,以界相為限,如果超出界相,而沒有做過合法的請假,那就是破安居了。在律典中這種結界須要白二羯磨來完成。如《昙無德律部雜羯磨》記了有關結界的羯磨文。即:
大德僧聽:若僧到時僧忍聽,僧今結某處作淨地,白如是。大德僧聽:僧今結某處作淨地,誰諸長老忍?僧結某處作淨地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結某處作淨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22)
通過合法的會議表決,這個場所就是安居期間你所活動的範圍,沒有特殊的情況是不能離開此處而在他處過夜的。
2、誰應安居與依止律師
a、五衆安居:
安居法是出家五衆的共法,都應當行持的。《十誦律》卷二十四就明确記載:
長老優波離問佛,誰應安居?佛言:五衆應安居。何等五?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式叉摩尼、四者沙彌、五者沙彌尼……若不安居,得突吉羅罪。(23)
作為五衆弟子都應遵行佛制,每年夏季(或稱雨季)都必須舉行安居來集中的修學,克期取證。
b、依止律師:
依止律師也是安居法中非常重要的,在前面說到選擇安居處所時須要五種因緣,依止有德律師就是其中一個條件。在律典中說到五種律師,所謂五種,即是:一謂誦戒至三十;二至九十;三誦比丘戒本;四二部戒本;五謂廣誦二部律。因為夏中的緣多,所以佛陀制定安居期間要依止第五律師。《四分律》還指出比丘夏中如不依第五律師得波逸提,由此可見依止律師的重要。從另一方面思考,我們安居是為了更好的修行,依止一位有德的律師那是直接關系到我們的修行效果的。
3、分房法
分配房舍在安居制度中也是非常的重要,分房存在兩個意義:一是除其我執;二是體現僧團的平等和合。這種分房的制度在《四分律》中有詳細的說明,大概内容是說在安居前,先讓比丘們自己先看房舍,後聽受分房。分房中應差分房分卧具人白二羯磨,請一位沒有愛、嗔、怖、疑、又要知可分不可分等五法者才可差其分房。當中還得差堪能羯磨者,若上座若次座,若誦律若不誦律,堪能作羯磨者。接着就正式對衆羯磨:大德僧聽,若僧到時僧忍聽,差某甲比丘,分卧具房舍,白如是。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分卧具房舍,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比丘,分房舍卧具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僧差某甲比丘分房舍卧具竟。
差五德後,被差的這位五德就要統計比丘的人數及房舍、卧具的數量、問幾房有人住?幾房空閑?、檢查每個房舍的設施是否齊全、問清房舍的施主等等。不過首先要問經營房舍的人想住哪個房間?先安排好經營房舍的人之後,才開始數僧數。按照上座、下座的次序分房。這一點在道宣律師的《行事鈔》提出過疑問:“僧食上下平等,房舍不爾,随上座選者?”就是說僧團的食物都能平等供給大家,為何房舍卻要從上座分起,這不是有背僧團的平等精神嗎?道宣律師回答:“食可平融一味,義通十方。房舍卧具,事有好惡,兼複美好不同,限日非促故,任上座而選。”所以僧團雖然說平等,但也不是不分前後的。最後要說明的是僧衆集處的公共空間,不應分配,如佛殿,大寮等。一但分配好就不能随便移動,哪怕是上座來也不能移動。這跟春冬時期之房不同,上座來,下座就應該把好房間讓給上座,是為恭敬之法。
義淨三藏的《南海寄歸内法傳》卷二有記載了當時那爛陀寺的安居分房之情況。如傳中所說:
未至夏前,預分房舍,上座取其好者,以次分使至終。那爛陀寺,現行斯法,大衆年年每分房舍。世尊親教,深為利益。一則除其我執,二普照僧房,出家之衆,理宜須作。然江左諸寺,時有分者,斯乃古德相傳,尚行其法。豈容住得一院,将為己有,不觀合不,遂至盡形。良由上代不行,緻使後人失法。若能準教分者,誠有深益。(24)
引此文不是為了證實印度有安居的事實,而是讓我們對安居制度的重視,特别是分房制度的實施能除我執。
4、受日法
受日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請假。受日的制度在律典中也是用大量的篇幅說明這個問題,這裡不做太多的闡述,簡單的介紹一下受日法。依據《行事鈔》将受日的緣分五種:一是三寶境界緣,所謂三寶即是對于我們現在而言一般指的比如塔事、佛法僧事等;二是道俗病患,生善滅惡,為益彼而無為利。三是父母大臣,信樂不信樂俱聽。四是為求衣缽乃至藥草,若自病重不堪受日,聽直去,不須受之。五是為和僧護法。除此之外,一般是不允許受日出界外的,當然遇難緣例外,這點在最後說明,不然那就是犯破夏。
受日的作法在各部律中有不同的看法,但有共通的一點是将受日的時間分七日的對首受日法與過七日的白二羯磨受日法。過七日的白二羯磨受日法分為多少天呢?一般是半月、一天兩種。有人認為最初必未限制日期,隻規定“事訖應還”,事情辦完了就返回界内,《僧祗律》就是這種說法。部派分裂後,上座部重新整理律典,規定七日法與過七日法兩類受日法,但最長不得超過三十天,過七日法還必須在僧衆中作白二羯磨,還要說明受日的理由。後來有部從上座部分出之後,又将過七日法的時間放寬到三十九日或四十日,不得超過四十日的理由是“應須過半住於界内”,也就是說必須要超過安居日期的一半住在界内,因為畢竟安居要以修行為主。
以上是針對比丘而言,比丘尼的受日法有所不同,律文隻開七日法,沒有過七日的羯磨法。如《僧祗律》雲:
尼無羯磨受日法。若塔事、僧事遊行者,受七日去。(25)
為何比丘可以有半月、一月的受日,比丘尼卻隻有七日法呢?道宣律師在《行事鈔》指出:
所以不同者,尼是女弱,不假多遊,入俗外化,生善義少,但開七日,亦濟别緣。(26)
其實這是對女衆的一種保護,但比丘的受日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既使合法的受日出界,事情辦完即要返回界内,如果不返回就要破夏。不但如此,還不得互用,比如本來受日是因為三寶事,就不得去辦父母事。受日法的嚴格規定那是因為我們凡夫的心很狡猾,喜歡裝空子。最主要還要認識到安居的真實意義在于修行而不是為了讓你受日出界。
六、安居期間的難緣和處理方式
安居的規定雖嚴格,但也不是不能随因緣而變的,在各律中都有記載如遇難緣還是可以移動别處安居而不會破夏。如《明了論》雲:
若人已受夏月安居,有八難因緣,令棄舍安居而不犯罪:一王難;二賊難;三人難;四非人難;五胸行難;六火難;七水難;八梵行難。(27)
又如《四分律》載:
二難。難行者,本時婦、大童女、淫女、黃門、伏藏,皆因人來欲誘調比丘,恐為淨行留難。二者鬼神、惡賊、毒蟲、惡獸,不得如意飲食、醫藥及随意使人,我若住此,必為我命作留難。佛言聽去。(28)
其餘諸律也都說明如遇對自已生命、修行造成威協的是可以離開本處,移至他處。總的來說,難緣有二:一是命難;二是梵行難。如果遇此二難會給我們造成生命或修行的障礙,所以佛陀開允在此情況下可以出界,而不破夏。
七、小結
從安居的字意說明,安即是形心攝靜,居為要期在住,聯起來可以這麼理解,安居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内靜心修習,以求證悟,這是佛陀吸納印度傳統作法的本意。有人認為這些作法已經不适應現實代了,然而沒有引起教界的注意,特别是在這個時代,安居是非常的有必要。當今科技、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有些寺院早已不存在古佛清燈的安靜,到處開放成旅遊事業,有些出家人忙得比在家人還忙,面對的都是一些與道相違的事務,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令身心松散,乃至忘記自已的初發心,都忘了自已是什麼身份?安居的制度無疑是自已繼續過出家生活的保障,就如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的充電器一樣,時時為自已充電,不然就無法正常使用。所以在當今提倡安居的作法是比以往更為必要,但願教界引起重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