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蜀文化中,在曆史流傳中有着關于杜鵑,白虎等原始圖騰崇拜,與當地的曆史文化有着十分緊密的關系。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于巴蜀崇拜文化的具體内容吧。看看都有什麼樣的特色文化。
傳說蜀國望帝杜宇“教民務農,一号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區一直有“農時先祀杜主”的風俗,不少農村建有“杜主廟”。根據《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杜宇失國後,隐居西山,其魂魄化為杜鵑鳥,常因思念故國而啼叫出血來,以至灑滿了山野的杜鵑花。
這個“杜鵑啼血”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傳,李商隐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名句歌吟這個故事,而蜀人拜杜鵑的習俗至少在西漢以前就已經存在。
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記載了對于杜鵑“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習俗。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縣近郊的望叢詞,是蜀人祭禮望帝杜宇和叢帝鼈靈的場所。
崇拜白虎是巴人禀君蠻遺留下來的習俗。《後漢書》說:“禀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食人血,遂以人飼焉。”《蠻書》說:“巴氏祭其祖,擊鼓而歌,白虎之後也。”這種以人來祭祀白虎,把白虎當做祖神的習俗可能是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相沿甚久,從漢代以來就已流傳了。
源于巴人的土家族長期保留着白虎崇拜之俗,稱為“坐堂白虎”,是土家族不可戰勝的保護神。至今四兒童愛戴虎頭帽,就是這種崇拜的流風遺韻。
考古發掘也有印證。三星堆遺址出土有金虎飾和銅虎飾,巴蜀銅兵器上的巴蜀圖語符号常常有虎形和虎紋,著名的傳世銅器虎紐于,其紐為虎形。由此看來,不僅巴人視白虎為主神,連蜀人也有虎崇拜之習。
川西地區還普遍流行着石崇拜,石崇拜分為兩種:一種是羌人的白石崇拜。據傳羌戈大戰時,羌人先祖受到天神的指點,以白石打敗了彪悍的戈基人,使羌族得以有生息繁衍的環境,故把白石視為天神加以崇拜。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另一種是古蜀人的大石崇拜。從蠶叢居于限山石室起,石頭就與蜀人有不解之緣。“石室”乃壘石而成,至今眼山地區仍有石壘碉房和高大石碉,因而古蜀先民對服山之石有一種大石崇拜。
成都平原上不産巨石,多從服山運來作為蜀王墓前的墓志石表,杜甫有《石筍行》專門說明石筍的來曆和用途。至今成都平原上尚有支機石、天涯石留存,還有五塊石、五丁擔、石鏡、飛來石等遺迹,均是大石崇拜的遺物。
今天在重新修飾過的成都府河和南河岸邊,亦特地從岷山運來幾噸重的巨石100個,上攜吟詠錦江詩詞百首,置于片片綠地之中,就是為再現古蜀大石文化,承襲其傳統特色而有意識設置的,現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景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