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劇最開始來自于南方,後來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然後吸收了昆曲、秦腔以及部分地方的民間曲調,經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
2、在京劇發展的不同階段,流派藝術呈現着不同的特征。京劇是徽班兼收、融合了徽戲、漢劇、昆曲、梆子等許多劇種逐漸形成的一個新劇種,早期京劇的流派呈現了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聲腔劇種藝術家的地方文化特征。
3、京劇“老三鼎甲”是“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他們在美學風格上的差異,已經初露端倪:秋文在《古中國的歌棗京劇演唱藝術賞析》中稱程長庚是“于氣勢中見韻味”,而餘三勝是“于韻味中見氣勢”,但是他們的更顯著的區别則在于他們的地方劇種特征上。
4、程長庚因是安徽人,出身徽班,演唱多徽音,被稱為“徽派”;餘三勝是湖北人,原是漢調演員,演唱多湖廣音,又稱“鄂派”;張二奎是“直隸産”,演唱吸收了京腔、梆子的特點,喜用京音,所以“奎派”又稱“京派”。
5、随着京劇藝術的日益成熟,藝術共識程度逐步提高,湖廣音、中州韻、尖團字的音韻規範等一系列藝術法則逐步确立,京劇流派的發展也就朝着表演技藝的專門化、個性化方面深入發展了。到了譚鑫培時代創立了真正以個人風格标志的“譚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