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的好詩?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莫砺鋒在“揚州講壇”上為我們講述了唐詩欣賞應該怎樣入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唐詩中的好詩?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莫砺鋒在“揚州講壇”上為我們講述了唐詩欣賞應該怎樣入門。
什麼是唐詩
什麼是唐詩?唐詩是詩歌中的詩歌。在中文的範疇内,它是最具有詩歌美學特征,也是最能充分發揮漢語、漢字美學功能的文學文本。
為什麼偏偏在大唐三百年間,五言詩、七言詩取得了這麼大的發展和成就?這并不是因為唐代人特别聰明,而是因為曆史的選擇。
其實,早年的漢字詩歌主要是四言句式,《詩經》時代就是如此。《詩經》的四言句結構可分成兩個雙音節,基本上是“2 2”的結構。但是,長期這樣寫詩會覺得呆闆,缺少變化。所以,發展到漢代,詩人們就在中間加了一個字,把四言擴展為五言。雖然隻加了一個字,但是加了一個音節,變成了二一二或二二一,不但一句話有三個音節,而且其中既有雙音節又有單音節,變化無窮。再往後,又加了兩個字,五言變成了七言,變化也就更多了。為什麼六言詩很少?唐朝也有人寫過,但是“2 2 2”的句式結構有些呆闆,慢慢就被淘汰了。
所以,詩歌變成以五言和七言為主,并不是唐朝人天才的發明,而是曆代詩人長期摸索的結果。
唐朝詩人對于古詩的貢獻還在于音律,也稱之為平仄格律,就是唱、讀詩歌的時候有一種聲調的美。對于音律的摸索開始于東漢末年,經過魏晉南北朝,最後由唐朝人把這個規律建立起來,形成了我們迄今還在遵循的詩歌格律。
怎樣讀唐詩
怎樣讀唐詩?
第一,選什麼樣的書。關于唐詩的書太多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全唐詩》。《全唐詩》是清代康熙年間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揚州主持編纂的唐詩總集,但當時編纂的時間非常倉促,所以不夠精細。
一開始讀唐詩,不要貿然去讀《全唐詩》,最好讀一個選本。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有的唐詩選本超過800種。如果要從中挑選,我的答案是首選《唐詩三百首》。
第二,怎麼去讀唐詩。這個問題涉及閱讀的态度。我們讀古代的作品,就像我們對待傳統文化一樣,不要老抱着一種挑剔的眼光,站在我們現代人的高度來批評古人的局限。當我們研究古代文史的時候,我們要懷着一種理解的心情走近古人,理解他們當時是在什麼條件下寫作的、他們為什麼而寫,然後才能認識到這些作品的真正價值。
唐詩距離我們1000多年了,為什麼我們不讀現代人的作品而讀古人的詩歌呢?因為唐朝詩人寫的那些長久流傳的經典作品,其表達的情感、對人生對社會的态度與價值判斷,都具有永恒的意義。它不是一時的,它可以穿越時空,在今天依然閃耀着智慧的光芒。
讀詩就是讀人
讀詩,其實就是讀人。通過閱讀詩歌文本,我們可以了解詩人内心的所感所思,進而産生共鳴。
先說李白,雲遊天下漂泊無蹤,他有一些詩我們很難準确解讀。我覺得,李白雖然一輩子并不順利,24歲就仗劍出蜀,但在政治上始終沒有施展的空間。然而,在他的詩作中,你看不到沮喪,而是意氣風發、豪氣幹雲,這是李白最大的特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這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啟示。
白居易曾經把自己的詩進行分類:第一類是寫民間疾苦的,叫作諷喻詩,如《賣炭翁》《杜陵叟》。第二類是感傷詩,代表作如《長恨歌》《琵琶行》。第三類是白居易本人認為價值比較低的閑适詩,這類閑适詩表現了白居易對晚年生活的滿足。這種樂天知命的思想從哪裡來?主要是他善于用一種“比下有餘”的方法來獲得心靈的滿足。
還有“詩聖”杜甫。杜甫的情懷在于憂國憂民。錢穆先生曾說,杜甫是唐代的純儒——最純正的儒家。杜甫48歲帶領全家人逃難的時候寫過一組詩叫作《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這7首詩的内容依次是這樣的:第一首,我自己窮愁潦倒;第二首,和我一起逃難的家人忍饑挨餓;第三首,思念遠方的弟弟;第四首,思念遠方的妹妹。第五、六、七首則是關心天下蒼生,戰火還沒有平息,百姓流離失所。詩人所關注的正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我們後人在讀杜詩的時候,除了審美享受以外,還可以得到人格意義上的熏陶和啟迪,這是一份了不起的精神食糧。
來源: 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