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感歎國外建築的神奇時更應該對國内的傳統建築藝術多去了解,土樓同樣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上的一筆濃墨重彩。
那麼,本期土樓文化看看馥馨樓。
馥馨樓
馥馨樓位于湖雷鎮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層,牆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形式,充分說明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傳統民居的淵源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設有吊橋通行,其底牆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
馥馨樓又叫大樓廈或火燒樓、寨樓,坐落在閩西永定縣湖雷鄉下寨村的中心,是迄今為止尚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方形土樓之一。該樓最先由林、易、周等四姓各建一邊而成,後歸屬當地沈氏,現為孔氏所有。孔氏開基祖孔仲賢從上杭縣城遷至湖雷鄉,其有三子彥仁、彥義、彥級。孔彥級善養鴨,起初借住該樓。數年之後,一向勤儉樸素的孔彥級,家愈來愈殷實,同時沈氏家族因人丁興旺樓内已難以容納而需另建新居。于是,孔氏與沈氏商量出讓時便一拍即合,遂定居于此。由于該樓是沈氏祖業,孔氏還特意為沈氏在樓的附近建了一座宗祠,至今尚存。
該樓有兩個最大的特點:一是由摻人石灰和紅糖的生土夯成的牆身,比現代水泥更堅韌。前幾年樓内東側居民為出入方便,要在後邊開一個小門,用鋼釺挖掘,一小塊一小塊地鑿,不知不覺竟用了二十多天。另一特點是樓外距牆10米處原有一條環樓壕溝,深3米多,寬5米,與村内水渠相通。既可以像護城河一樣用來禦敵,又可以養魚,可謂兩全其美,所以過去稱之為“壕塘”。四五十年前,壕溝還在,往後淤泥越積越多沒有清除,結果水愈來愈淺便失去廠原有的功能,後來樓主索性用泥石填掉,但痕迹還能依稀辨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