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句俗語“男兒膝下有黃金”,所以在古時候,男兒是不輕易跪下的,跟别說從胯下鑽過去。
韓信的“胯下之辱”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韓信是個能忍别人不能忍的人,是一個真真正正做大事的人。
本期的曆史故事,帶你回顧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公元前二世紀的秦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中國的萬裡長城就是在這個朝代初具規模的。但因為父子兩代皇帝的暴政,秦朝的統治僅有15年。秦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韓信就是其中一位有名的軍事統帥。
韓信是中國古代一位着名的軍事統帥,他出身貧賤,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建立軍功之前的韓信,既不會經商,又不願種地,家裡也沒有什麼财産,過着窮困而備受歧視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他與當地的一個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費飯,可是時間一長,小官的妻子對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飯的時間,等韓信來到時已經沒飯吃了,于是韓信很惱火,就與這位小官絕交了。
為了生活下去,韓信隻好到當地的淮水釣魚,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見他沒飯吃,便把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這樣一連幾十天,韓信很受感動,便對老太太說:“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老太太聽了很生氣,說:“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誰還希望你報答我。”韓信聽了很慚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在韓信的家鄉淮陰城,有些年輕人看不起韓信,有一天,一個少年看到韓信身材高大卻常佩帶寶劍,以為他是膽小,便在鬧市裡攔住韓信,說:“你要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如果是懦夫,就從我的褲裆下鑽過去。”圍觀的人都知道這是故意找茬羞辱韓信,不知道韓信會怎麼辦。
隻見韓信想了好一會兒,一言不發,就從那人的褲裆下鑽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人都哄然大笑,認為韓信是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這就是後來流傳下來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其實韓信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他看到當時社會正處于改朝換代之際,于是專心研究兵法,練習武藝,相信會有自己的出頭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國各地反對秦朝統治的農民起義爆發了,韓信加入其中一支實力較強的軍隊。
軍隊的首領就是後來成為下個朝代開國皇帝的劉邦。最初,韓信隻是做了一個管押運糧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後來他認識了劉邦的謀士蕭何,兩人經常讨論時事和軍事,蕭何認識到韓信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于是極力向劉邦推薦,但劉邦仍不肯重用韓信。
一天,心灰意冷的韓信悄悄離開劉邦的軍隊,投奔别的起義軍。蕭何得到他離開的消息後,也沒向劉邦彙報,趕忙騎馬去追韓信。劉邦得到消息,以為是二人逃跑了。過了兩天,蕭何和韓信回來了,劉邦又驚又喜,責問蕭何是怎麼回事。
蕭何說:“我是為您追人去了。”劉邦大惑不解:“過去逃跑的将領有幾十個,你都不去追,為什麼單單去追韓信呢。”蕭何說:“以前逃跑的将領都是平庸之輩,容易得到,至于韓信是難得的奇才。如果您想争奪天下,除了韓信您就再也找不到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劉邦說:“那就讓他在你手下作個将領吧”。蕭何說:“讓他做一般的将領,他未必肯留下來。”劉邦說:“那就讓他作一個軍事統帥吧。”
從此,韓信由一名運糧官變成了一位将軍。在後來幫助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他每戰必勝,立下了赫赫功勳。
史書中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褲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結束語】人生就想一塊橡皮筋,它給你施壓,你就往裡縮,它給你放開,你就拉伸,要能伸能縮。韓信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大丈夫能伸能縮,在身處逆境時忍辱負重,忍得了别人忍不了的,那麼,在将來才能更勝一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