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是世界上唯一使用了四千年的文字體系。可以說,每一個漢字的背後,都有着一段文化曆史,當我們一一解讀它時,就能親手觸摸到那豐厚的文化積澱。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背過識字口訣“已半巳滿不出己”,“己、已、巳”這三個字字形相似,讀音也近似,那麼它們是如何來的?又分别表達了什麼含義呢?讓我們結合不同的文字形态,考察一番。
一、字形演變:
先看看不同時代這三字的不同寫法:
不同時代的“己”
不同時代的“已”
不同時代的“巳”
“己”“巳”分别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一個符号,而商代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完整的幹支表了。
甲骨文中完整的幹支表
二、來源:
己:
“己”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己”字,似一條繩索。上古先民,從使用藤條、樹皮、獸皮條這些長度與拉力都有限的東西捆紮物品,一步步探索、發明出編織繩索的技藝——編紮圍欄、制作網套、重力陷阱、捆紮木筏、系在标槍與箭矢的尾端等。正是基于繩索的多種功用,大大促進了生産、生活的質量,這個長于編織的部族,用“己”來給自己冠名。
“己”的本義為繩索,凡繩之以索的物品,不論其自然狀态如何,都有了歸屬的意義。因而,己由此引申為自己。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個“己”就已用來表示自身了。
“己”是天幹中的第六位,源于己部族在殷商朝祀譜中的排序。
“己”字不同時代寫法
已:
至于已字,有意思的是,它與同音字"乙"同源。
“乙”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乙”字的形與義,源自上古先民獵捕禽獸的繩套,而“已”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與乙基本一緻。金文、小篆中的“乙”字雖已失去象形的韻味,但秉承甲骨構形的脈迹,可視為一脈相承。
“乙”字不同時代寫法
“已”字不同時代寫法
上古先民從狩獵實踐中發現,對付大多數野生小動物,用繩套比追逐有效得多。即便弓箭瞄上一隻小動物,可由于标的物體型過小,很難擊中。布置繩套反而容易一些,同時可省出時間幹點别的。現在最古老的詩歌,傳說為黃帝時期的《彈歌》,内容就是:“斷竹、續竹、飛土,逐肉。”但是設計布置圈套,要花費大量精力,而且是對才智的考驗,這是一個不斷從失敗與錯誤中獲取成功經驗的過程。因此,上古先民給自己的部族冠以乙名,不乏強烈的自豪感。自從“乙”假借進入天幹後,同源的已字就承擔了乙的意義發展功能。剛才講到繩套的設計,彰顯了智慧,獲得了成功。因此,已後來就有了完成、停止的意思,又由動作變化達到的程度衍生出了“已經”的意思。
巳:
“巳”在甲骨文中有兩款:一是巳字的甲骨式寫法,二是子字的甲骨式寫法。
“巳”字不同時代的寫法
“子”字不同時代的寫法
兩款的共同特點都是虛化身體,顯現頭部一一一個圓圈,這其實是在直接描繪嬰兒裹在襁褓中的形象。那麼這兩款的區别在哪裡呢?區别在于是否将嬰兒的手臂包裹在内。“子”字更像嬰兒包裹後,兩手在外揮動的狀态,後來演化成中間一橫。而“巳”則是把嬰兒的雙臂給裹進襁褓了。
巳字的構形以及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之間的變化,讓許多文字學家大跌眼鏡。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巳,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意思是巳,已經,“巳”代表四月,這時天地間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紛呈,形成衆多色彩與花紋,所以“巳”代表的是蛇,字形像蛇的形狀。可是“巳”的本字是裹在襁褓中的嬰兒(含雙臂)。後來被假借為地支的第六位,與天幹相配,用以記日。巳用于記時之時,指上午九點到十一點這個時段。
地支的巳與天幹的己形體相近,十分容易混淆。然其構形來源,全然不同:巳為嬰兒,上部封口表示頭;己為繩索,上部不封囗,乃繩索之盤曲狀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