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巢氏的記載散見戰國時期的《莊子》、《韓非子》以及南宋時期的《路史》,北宋時期的《太平禦覽》,其流傳的影響力和廣泛性遠不及女娲氏,又稱娲皇氏、陰皇氏,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有女娲造人,女娲補天的神話傳說,在上古書籍《山海經》、《淮南子》、《禮記》、《易經》以及曆史典籍《左傳》、《史記》、《漢書》等書中均有記載,有一定的曆史蹤迹,并非完全的傳說。還有之後的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被稱為天皇、地皇、人皇,即三皇,均被為中華民族人文師祖。全國許多地方設有宗廟,在其誕辰之日開展祭祀活動。
有巢氏
《莊子·盜跖》記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韓非子·五矗》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衆,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魯迅先生在其《自文字至文章》中說,“至于上古實狀,則荒漠不可考,君長之名,且難審知,世以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有巢、燧人、伏羲、神農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後人所命,非真号矣。降及軒轅,遂多傳說,逮于虞夏,乃有箸于簡策之文傳于今。”
傳說有巢氏是人類原始巢居的發明者、巢居文明的開拓者,巢是指巢居、鳥巢、巢穴,可以原始仿制的鳥窩、草窩。是經過漫長的上百萬年至幾百萬年的進化,自然界的災難和變化,迫使其離開了人類的發源高山森林,離開了賴以生存的山洞,走向平原草地、河流湖泊,為了躲避豺狼虎豹的襲擊,或者是構木為巢,依河岸為巢穴。
原始人生活
有巢式時期處于母系氏族中晚期,舊石器時代向中石器時代過渡時期,組合的木器工具和武器,打制石器可以收割野生的谷物種子,可以捕殺獵物,抵禦侵略。保存自然火的能力提高。開始依河流湖泊而居,有豐富的水源和魚類,河流的沖擊平原上生長着茂密的原始的谷物、豆類、黍類和稻類植物,遠比森林的漿果豐富,營養成分提高。利用動物骨頭骨闆骨架生産制造簡單複合的農具,如耒耜的維形,蘆葦、樹皮、樹藤等形成簡單的有韌性的繩索,開始人工造火的探索。
原始人捕魚
有巢氏使人類向前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開啟了農耕文明的大門。生活範圍擴大,走出大山原始森林,擺脫原始動物的山林生活,生産内容擴充,他們不再依賴于自然形成的山洞,他們開始建造自己的居所,建設自己的家園,可以構木為巢,可以依河岸為巢穴向陽而居,可以遊走于樹林、草地、濕地、湖泊之間,采集植物的種子,捕獲陸上的動物,河中的魚類,開始保存種子種植作物,開始飼養動物,人類逐步向文明走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