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淺談:河北梆子的三大藝術流派的特點

淺談:河北梆子的三大藝術流派的特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22:49:34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作為對北方影響較大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河北梆子的藝術流派是我們了解梆子戲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這三大藝術流派的特點。

  直隸老派

  從河北梆子的形成到興起,其間曾出現過三個大的藝術流派。一支為直隸老派,一支為山陝派,這兩派統稱為京梆子。在這兩派之後,又産生了一個直隸新派,标志着河北梆子曆史的不同發展階段。每種流派都對河北梆子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直隸老派,成長于農村,細分起來,還有南北之别,以上海為中心的河北梆子,謂之南派;以京、津為中心,流行于河北、山東以及東北三省的河北梆子,謂之北派。兩派比較,南派略弱,北派較強。南派形成的時間,是在清光緒中期,是由北派派生出來的。

  直隸老派的特點,包括南北派在内,總的講是文武兼備,唱做并重,唱文戲的也會演武戲,文武不分,隻是不同演員各有側重而已。在劇目方面很重視革新,河北梆子時裝戲的興起,就是由直隸老派率先搞起來的。北派的唱念,基本上是以直隸語言為基礎,留有一些山陝韻味。

  演唱上講究平穩、舒展、剛勁、質樸,尚簡練,不尚花哨;而南派的唱念特點,雖然也以直隸語言為基礎,但在唱腔上卻較多地保留了原系山陝梆子的"二音"假聲花腔,并重婉轉柔美之趣,這種假聲花腔北派演員多不喜用,趨于淘汰。

  南派之所以保留了此腔,這與南方群衆喜歡聽它是分不開的。然而在念白中,卻較北派更直隸化,很少有山陝韻味。南北兩派盡管有這些區别,兩派的共同之處,還是多于不同之處,畢竟都是直隸老派。

  山陝派

  山陝派主要是由來自山陝的藝人形成的。光緒期間,有較多的山陝梆子藝人(山西人居多)先後擁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這些藝人為了與直隸老派梆子演員合作演出,同時也是為了博得當地觀衆的歡迎,在登台獻藝之前,必先經過短期的改弦更腔的改造,這種改造,當時謂之“治扭”。山陝藝人唱的這種經過"治扭"的梆子,自然與地道的直隸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帶有濃重的山陝韻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