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曲劇名家王秀玲個人簡介,代表劇目

曲劇名家王秀玲個人簡介,代表劇目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4 20:52:20

  王秀玲,曲劇表演藝術家,曲劇閨門旦的優秀代表人物。她素有“活林黛玉”的美譽,在人物的塑造及表演和唱腔的把握方面十分到位,表演境界在大師的指點下變成愈發好。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曲劇文化中具體了解她吧。

  1935年出生于湖北漢口的王秀玲,幼年便随父學唱曲劇,7歲已能主演《藍橋會》、《花庭會》等戲,9歲時以主演《七仙女》一舉成名。王秀玲扮相秀麗,音質甜美,她的唱腔清麗柔婉,吐字清晰,聲情并茂,表演内蘊飽滿,是曲劇閨門旦的優秀代表人物。

  有“活林黛玉”美譽的王秀玲,在人物的塑造及表演和唱腔的把握方面均十分到位:憂傷、哀憐的眼神,細膩、委婉的唱腔,使活脫脫一個林妹妹的形象出現在觀衆面前。一個心地高潔的大家閨秀,卻隻能寄人籬下;極富反抗精神,但又孤立無援;向往自由的愛情,但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内心善良,但身處壓抑的環境,因而異常敏感,隻能終日以淚洗面。

  王秀玲演活了林黛玉,而演林黛玉的同時也讓王秀玲對表演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表演不能隻求形似,而要讓人物活在舞台上。認識的升華使她的表演有了質的飛躍,等到50年代後她在文化部戲曲演員講習班受到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等大師的指點後,她的表演更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繼林黛玉之後,王秀玲沒讓觀衆失望,她又拿出了新作《風雪配》,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歡快、喜悅、甜美的高秋芳,完成了自己的又一個代表作。劇中“裝箱”、“洞房”的表演和唱段至今仍脍炙人口,廣為流傳。1981年該劇還被河南電影制片廠搬上了銀幕。

  王秀玲的表演是對生活的提煉、美化和升華,她不誇張也不煽情,不裝腔作勢,她一心一意地追求表演的準确、精到、優美和分寸感,從而形成了清新自然的風格,因此她的表演悅目娛人、真實可信、感人至深卻又恰到好處。

  代表劇目:《風雪配》、《紅樓夢》、《花庭會》、《遊鄉》、掩護》、《雙美贊》、《逼婚》、《霜晨花》、《拾玉镯》、《聽琴》、《柳毅傳書》、《忠義與小白龍》、《龐酒壺坐轎》、《喜脈案》等。

  成就及榮譽:

  王秀玲在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主演了《紅樓夢》、《風雪配》、《花庭會》等許多經典劇目,塑造了流傳至今的舞台形象,形成了曲劇藝術流派中重要的“王派藝術”,被稱為“活林黛玉”。

  王秀玲曾榮獲:第一屆黃河戲劇界特别貢獻獎、河南曲劇藝術家終身榮譽獎、首屆曲劇藝術節終身榮譽獎、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曲劇代表性傳承人。

  王秀玲的愛人曲胡演奏家宋喜元從事曲胡演奏50多年,他發明的便攜式曲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