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實際上藏傳佛教是佛教傳入西藏的一個分支,信仰上兩者是沒有什麼區别的,但在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卻不相同。本期宗教文化帶你們來看看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饒彌沃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師父),為了救度衆生而慈悲傳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簡稱“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所傳的如來正法。
雍仲本教的《甘珠爾》其實就是藏族一切曆史、宗教和文化的濫觞與源頭,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極其珍貴的資料,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無法繞過的一塊重要領域。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已經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科研課題。
從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後,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之間各自互相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發展,因為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緻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内容,使其能夠更深入地根植于當時的社會并逐漸發展成為了現代的“藏傳佛教”。
在藏傳佛教的教派中,不單單是甯瑪派,連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也都在運用着“本教”中的世間本教儀軌,包括、醫學、天文、曆算、招财、招壽、替身儀軌、煙供等等,“本教”僅僅在煙供、荟供、火供等方面的各種儀軌就超過了五百多涵,其内容也非常廣泛豐富。
藏傳佛教教義特征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傳承各異、儀軌複雜、像設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别于漢地佛教的一個顯着特點。顯宗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四宗中以中觀為最發達。龍樹一系的論典以“正理聚六論”為中心,經過宗喀巴的倡導,中觀應成派月稱所着的《入中論》最受推崇,成為中觀論着的代表作。
《現觀莊嚴論》與《入中論》兩書漢文未譯,而龍樹的《大智度論》藏文未譯,因而成為藏傳與漢傳佛學之一重要區别。西藏密教一般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而各宗派多以無上瑜伽部的各種教授為主要修行法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