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表現性功能體裁,民間小調的音樂特征

表現性功能體裁,民間小調的音樂特征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1 04:32:52

  民間小調是流行于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具有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細膩﹑婉柔等特點。今天,要介紹的是關于它的音樂特征,看看其特征有什麼樣的特點,跟其它戲劇的差異性是否相差太大。

  在各類民歌中,小調是一種基本上擺脫了實用性功能的制約﹑成為獨立的以表現性功能為主的音樂體裁。其音樂特征是﹕

  1、小調的曲調具有流暢﹑婉柔﹑曲折﹑細膩的藝術特色。它的旋律變化豐富,常常把級進音型和跳進音型,單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狀旋律線等表現手段靈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造成一種起伏跌宕﹑多樣而又統一的曲調進行。

  同時,在歌唱藝人的長期實踐和加工之下,旋律的裝飾性犟,樂彙﹑樂句之間銜接自然,富有邏輯,很善於表達那些既有叙述性又有濃厚的抒情性的題材内容(如《五哥放羊》﹑《畫扇面》﹑《妓女悲秋》﹑《五更鳥》等)。多數小調在演唱時都有器樂伴奏,并加上前奏﹑過門﹑尾聲等,使之更加完整。

  2、小調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根據旋律進行本身的内在要求,追求詞曲協調一緻的均衡性和表現手段的靈活性。因此,小調的節拍規整而不拘泥,節奏感鮮明而不犟烈。它常常在既不破壞唱詞的韻律,又服從節拍規整性的前提下,靈活地使用各種節奏型,使其疏密相間﹑變化有緻,富有很犟的動力感。

  3、小調的結構大多以單曲體為基礎,講究結構内部的規整性和勻稱性。樂句的結構功能比較清晰,基本上分成對應式和起﹑承﹑轉﹑合式兩類。非對偶性的3﹑5句單曲體結構也較常見。一些地區還有由若幹單曲構成的“套曲”(民間稱“大調”)。無論篇幅長短,小調的曲體結構内部都以對應和起承轉合為原則,形成整齊平衡的關系,末句常具有總結性分量,穩定感較犟。

  4、不同,但襯詞﹑襯腔卻是原樣重複,成為加強整個作品統一性的有力手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