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與無奈,表達了作者孤獨無依、彷徨抑郁的思想感情。
《野望》作品原文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野望》白話譯文傍晚時分站在東臯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着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着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着諸多獵物回歸家園。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岡!
《野望》的思想感情此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颔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甯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态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怅、孤寂的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