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從1938年科學家發現了核裂變,人類就進入了開發利用核能的時代。
圖片來源: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經過世界各國多年的探索、比選,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核電站均采用壓水堆堆型,屬于熱中子反應堆的一種。現代化的壓水堆核電站是人類工業技術的一個高峰,在全球能源供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的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均屬此類。
圖片來源: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以壓水堆核電站為例,核能發電的主要過程分為3步:
首先,核燃料在反應堆堆芯發生核裂變鍊式反應産生大量的熱,将核能轉換成了熱能;
圖片來源: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通過冷卻劑(比如水)循環,把熱量從堆芯帶到蒸汽發生器中,使蒸汽發生器另一側的水受熱蒸發形成水蒸汽,水蒸汽進入汽輪機内膨脹帶動汽輪機轉子轉動,就将熱能轉換成了機械能;
圖片來源: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最後,汽輪機轉子帶動發電機的轉子旋轉,使發電機發電,将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從而實現核能發電。
這個過程中,通過堆芯的冷卻水和推動汽輪機做功的水蒸汽分處一回路與二回路,放射性物質不會通過水傳遞出來。而且,核電站隻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産生巨大的能量,核能發電的過程中幾乎零碳排放,不會加劇“溫室效應”,因而核能屬于非常清潔、優質的能源。
我國自主核技術——華龍一号
日本福島核電站用的是沸水堆技術,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用的是石墨堆技術,而中國在運和在建的核電站均使用壓水堆技術。該技術唯一發生的嚴重事故是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站,該事故沒有對外界造成影響,放射性物質被包在安全殼内。
因此壓水堆技術是國際公認最為成熟、最安全的核反應堆型,能夠極大地保障核電運營安全,中國核電迎來“核”平時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