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04:10:57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一種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有着古老的曆史,起源于公元兩千年前的吠陀教,如今的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開展出來的,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那麼你知道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遊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恒河流域,史家稱這個時期為後吠陀或梵書、奧義書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已開始使用鐵器,農業有了重大的發展,手工業和商業逐步興起,并具有較大的規模。經濟的發展,加速了社會的分化,過去以血緣為紐帶的村社,變成以地域聯系的、由若幹村社組成的農村公社。

  這些農村公社是印度最初奴隸制國家的基礎。随着階級的分化和奴隸制的形成和發展,以後逐漸形成并确立了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以《梨俱吠陀》為中心内容的吠陀宗教為了适應上述變化,開始進行重大的革新,出現了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的婆羅門教。

  同沙門思潮的鬥争公元前6~前5世紀,印度思想界的鬥争十分激烈,出現了與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這是當時的自由思想家及其派别的統稱,其中包括創始人,的大雄符馱摩那,生活派(佛教貶稱為邪命外道)的領袖末伽梨?

  俱舍羅,順世派的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等。他們的主張雖然不一,但否定吠陀的權威和婆羅門的政治、思想統治是一緻的。此外,在下層人民中亦掀起了一個抵制婆羅門教的新宗教運動。

  他們不崇拜吠陀中的神和不接受婆羅門的管理,反對用大量動物作為祭祀的犧牲,建立自己的廟宇,崇拜當地的神靈和動植物──夜叉(鬼)、樹木、龍神(蛇神)、林伽(性器官)等。沙門思潮和新宗教運動的出現,标志着婆羅門教在一些地區和群衆中已開始動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