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上海博物館是一座極具現代化的博物館,先進的消防設施,先進的自動化文物圖書與樓房的自動化管理。那麼,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着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迹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迹經雙鈎描摹後,刻在石闆或木闆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睢陽袁氏家藏本),中國曆史博物館藏《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泉州本·王右軍書》(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并本)。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當時,宋太宗趙炅命王著精選曆代名家書法墨迹,摹勒刊刻,此即《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書家103人,計420帖。其中,卷一收錄先秦至唐代19位帝王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嶽《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卷二、卷三、卷四收錄曆代名臣法帖;卷五收錄曆代書法名家法帖;卷六、卷七、卷八收錄王羲之墨迹;卷九、卷十收錄王獻之作品。
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迹的法帖,《淳化閣帖》對我國書法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同時,是《淳化閣帖》的刊刻才最終确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
《淳化閣帖》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堪稱絕世瑰寶。在宋代諸多傳本中,又以泉州翻刻本尤為著名。至明代,“顧從義玉泓館本”“潘允諒五石山房本”“肅王府遵訓閣本”等流傳漸廣,彼時宋拓本已經極為罕見,而如今,留存下來的宋拓佳本大多已經影印出版,複現了《閣帖》的本來面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