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手機圈非常熱鬧,筆電圈也不甘示弱!近日由酷比魔方推出的随行本iWork GT二合一PC平闆火了,在同樣的配置下,微軟Surface Pro 8參考價為8788元,而有着“國民平闆”之稱的随行本iWork GT僅3999元,整整有着4789元差價,還要“蘇菲”作甚?于是,我抱着嘗鮮态度入手了這款酷比魔方Win 11平闆,嗯,是白菜價,體驗也是真的很香。
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重約600g、薄至10.5mm、預裝正版Windows 11、配備11英寸2K全貼合全面屏、搭載Intel第11代酷睿i5-1135G7、8GB LPDDR4x大容量内存、256GB PCIe高速固态硬盤、支持45W PD快充協議、全功能Type-C接口、再加上多點觸控、Wi-Fi6網卡、低功耗的藍牙5.1...
随行本,肆意行走的力量!
言歸正題,在工作上的确給我帶來了不少幫助,但目前來說,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的版本隻有256GB PCIe高速固态硬盤,沒有高容量可選,咋辦?按照以往的辦法,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插内存卡、插U盤。
又或者會給它拖着一條小小尾巴(移動硬盤)進行妥協,我趙日天表示不服,那隻是萌新們的做法,不方便又不實用。如: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的配置還算不錯了,要是我想玩一些steam遊戲,難不成還要挂着尾巴?嗯,像樓主這種喜歡作死的人,當然不會妥協啦,一個字——拆。
據悉,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這款機器拆機要從屏幕開始下手,雖然難拆,但難度并不大。從渲染圖來看,該款機器8GB LPDDR4x容量内存是闆載,無法升級内存,而256GB PCIe高速固态硬盤則是M.2 NVMe 2280固态盤,接下來就是選大容量硬盤了。
手裡剛好有一塊【Orico/奧睿科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閑置中,該盤采用PCI-E3.0 X 4通道, NVMe協議,使用新一代64層3D NAND閃存顆粒,并具備精進LDPC算法以及專業主控,官網稱讀取速度可以達到2100MB/s、寫入1800MB/s。
這速度妥妥的,TLC顆粒 五年質保,就Ta了。升級之前要先拆機?不,在開拆之前我建議先保存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原有256GB固态硬盤上的資料,由于先前我已經裝了一些遊戲,而且也存入了一些辦公資料,所以我想“不重裝系統升級1T容量”固态,要做的也很簡單,萌新都會。
01/第一步将Orico/奧睿科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安裝到NVMe硬盤盒上,然後在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這台平闆上下載DiskGenius,識别硬盤之後開始格式化。
02/然後打開DiskGenius軟件-工具-遷移系統。
03/選擇目标盤-調整C盤大小(這塊Orico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我想整兩個盤位,C盤還是給380GB吧)-保持一緻不動-開始。
04/選擇-熱遷移-等待進度完成,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根據原系統儲存的東西不同,時間會有所差距。
05/現在已經将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機身的256GB搬到了Orico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身上了,所有的軟件、資料、文本文檔以及設置等都不會改變,接下來就是新盤替換舊盤了。
先拍照留個紀念,萬一屏幕給我拆壞了呢?咳咳...烏鴉嘴,要拆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的難度怎麼說呢,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不難,隻要膽大心細,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準備工具:吸盤、吹風筒、雙面膠、撬棒...
注意事項:切記不要怼着一個地方猛吹、猛吹,均勻進行加熱
酷比魔方iWork GT二合一PC平闆與台式主機、筆記本拆機方式有所不同,這款機器需要從正面下手,首先屏幕下方是有膠的,拆屏幕沒有螺絲,建議圍繞邊框下手,避免太暴力碎屏,先用吹風機在超窄邊框進行加熱。
吸盤上場,吸住屏幕微微一提,别用拉,一拉屏幕就挂了,切記切記,細節決定成敗。嗯,當我們看到有縫隙的時候,已經有5%的進度了,接着再沿着縫隙用吹風筒加熱。
接着慢慢用卡片插入,慢慢滑動卡片,将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原本的雙面膠與屏幕分離,這時候已經差不多了,還是要多加注意,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屏幕排線位置,切記大力出奇迹。
在取下屏幕之前,開機試一下,看看有木有把屏幕拆壞了,一看正常就可以就繼續了,如果此時屏幕不顯示、觸摸不能用,或者爆屏,那就不用接下來一步了,直接返廠得了。
屏幕測試中ing...
輕輕将屏幕與主闆分離,就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排線了,此時将屏幕排線取下便可,拆下來找個地方放好先。
主闆一覽:喲,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這次的新機器做工不錯,細節出乎意料。
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内部一覽:我手上這台機器是工程機,與正式版多少會有差距,不過并不大。
看到固态了沒?就這貨,現在要把Orico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裝上去就萬事OK了,當然在更換之前,我還是建議把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的電池先斷開,避免萬一,萬一不小心碰到其它元件短路了呢?
新盤裝上去之後也别急着把屏幕裝回去,先開機看一看,确保沒有任何問題再說,一般我到了這一步,都是采用臨時固定,簡單用膠紙把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的屏幕固定好,進入測試。
還是熟悉的系統,所有數據不會丢失
打開我的電腦,Orico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隻有C盤?嗯,另一個分區還沒給盤符,所以看不到剩下的容量,我們給個盤符,再格式化一下,就出來啦。
CrysatlDiskMark:讀取2155.01MB/s、寫入1700.46MB/s。
Orico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這速度咋樣?還可以接受吧,與官網标稱的數據差不多,用于酷比魔方這款随行本iWork GT二合一PC平闆綽綽有餘,現在終于可以任意的去存東西、裝遊戲、下軟件了,有了1T大容量,日常足夠用了。
确保Orico迅龍V500 M.2 NVMe 1T固态硬盤在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身上沒有任何問題之後,就要跟大家安利一個小玩意了,由于屏幕拆下來,還會留有原來的膠水,可以使用精密電子清潔劑進行除膠。
除膠的過程是幹燥無味,沒有捷徑可走,隻有一點一點的去除。
不建議使用雙面膠進行固定,有一種膠水是屏幕貼合專用,B7000修複膠水,大家自行搜索一下便可,使用量也不要太大,避免溢出,上完膠水之後,再按照原來的方位進行固定,就完成了所有操作了。
是不是很簡單呢?
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固定好之後使用橡皮筋、書籍放屏幕上壓着,又或者像我一樣來一個“包餃子”固位,第二天睡醒之後将膠紙取下便可。
這就是樓主不妥協的升級之路,為了日後的幸福,不甘心用着256GB的小容量,雖說平時出差辦公是綽綽有餘,但是對于我這種喜歡搗鼓的人來說,還是選擇了升級,簡單粗暴實用,難道不是嗎?隻要膽大、細心、手巧,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升級的道路。
寫在最後
講真,難度并不大!市面上多數的安卓平闆、手機、win平闆大同小異,而我一兩個小時就完成了酷比魔方随行本iWork GT的升級,從256GB标配升級至1T大容量,再也不用插U盤或者移動硬盤。當然,如果真心不想自個動手,也可以去維修店找一位師傅幫忙升級一下,理論上也不會很貴。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此了,對酷比魔方iWork GT這款機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一起交流,咱們下一期不見不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