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名畫兩隻手點一起

名畫兩隻手點一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9 22:13:07

名畫兩隻手點一起(流連在名畫與名曲之間)1

《畫外有音》 王加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不久前收到青年學人王加的新著《畫外有音》,竟一口氣讀完——真是好久沒有這樣惬意的閱讀體驗了。

《畫外有音》娓娓道來的,是繪畫與音樂的内在關聯。然而我們明白,讀懂名畫非易,聽懂名曲亦難。如果不懂門道的話,想再将兩者放在一起讨論,無疑難上加難。可貴的是,作者面對這一迷人而又不易的話題,遊刃有餘地穿梭在西方各個時期的著名畫家與音樂家之間,為讀者如數家珍地點出名畫中音樂的吉光片羽。于是,每每聊到精彩處,仿佛名畫的無聲華彩中有妙不可言的樂章飄來……可以共感繪畫與音樂的耦合之美,乃夫複何求的享受。

本書作者王加并不遵循時下頗為流行的那種高頭講章式的寫書路子,完全是其個性和修養使然。他内心裡是不喜歡那種不帶個人性情、貌似系統而又空洞的文字的。如何專業地暢談藝術品本身,同時又可以與大衆分享,才是他寫作的旨趣所在。他癡迷音樂,不僅僅是熱衷于“淘淘碟”的發燒友,他受過專業的音樂管理的學科訓練,因而對音樂精微至緻的美有會心的感悟。日常生活中,王加也一會兒國内一會兒國外地趕赴自己喜歡的音樂會,陶醉在讓他心儀不已的現場感中——這是熱愛音樂的一種境界。至于讀畫,亦是其本行。王加留英求學多年,餘暇中常去逛博物館和美術館,也因此積累了海量的看畫心得。“音樂,附于我的靈魂;繪畫,融于我的血液”,正是其自我期許的美好寫照。

當然,要想将聆聽音樂、欣賞畫作的内心體驗專業并且淋漓盡緻地表達出來,還是要付出努力的。為這本書,作者顯然下了不少功夫。單是尋覓那些出現在世界各地的美術特展、拍賣會預展以及在國外并非旅遊熱點城市裡的中小博物館裡的特定作品,就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王加對國際美術展覽資訊廣為留意,就給我留下過極深刻的印象。記得年初我去日本京都逗留前,他就提醒我,務必不要錯過附近大阪阿倍野藝術博物館的“卡拉瓦喬特展”。我相信王加這些年來走過的各國大大小小博物館的路程之長,是鮮有同齡人可比的。關鍵還在于,他聚焦于自己曾為之怦然心動的名畫背後的音樂緣由,從作品到作品,從藝術家到藝術家,其中都有自己的獨到思索和浃淪肌髓的體會。這樣引出的意興飛揚的心得文字不僅顯得言之有物,也時時激起酷愛藝術的讀者的共鳴。

我多少有點興奮地注意到,王加在書中用心地介紹了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大師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提香、委羅内塞以及勃魯蓋爾等人的作品。我想說的是,西方音樂史研究開始顧及文藝複興這一段,起因就來自于名畫。20世紀初,曾有傑出學者如利克萊特舉出了大量呈現在文藝複興時代美術作品中的音樂例證,由此推動西方音樂史的研究。的确,如果有機會在意大利的大教堂和美術博物館裡徜徉的話,隻要稍加留意,就不可能錯過譬如1300—1600年間數以千計的描繪了不同音樂場景的畫面。通過這些作品,可以确定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繁榮的音樂文化以及與視覺藝術的密切關聯。歐洲的南方如此,北方其實也不例外。在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博物館裡,就有梅姆林筆下描繪的一組天使在雲間演奏音樂的動人畫面。

古代繪畫中有音樂,晚近的亦然。康定斯基對勳伯格音樂的癡迷,保羅·克裡關注複調音樂,以及妮基·聖法爾陶醉于斯特拉文斯基等,都是盡可以寫上一筆的有趣話題。當然,反過來,繪畫也讓音樂家着迷,譬如李斯特喜歡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德彪西關注惠斯勒、透納和莫奈等,也同樣在佐證繪畫之于音樂的特殊魅力。事實上,不少現代主義的藝術家試圖将音樂的節奏、構成等轉換為有意味的繪畫形式,這一做法本身就仿佛在提醒人們,不懂音樂,或許就不能理解為數可觀的西方現代主義繪畫了。可見,音樂和美術的關系,并非一種無關宏旨的邊緣性話題而已。

寫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了公元前5世紀的一個希臘陶瓶《赫利孔山上的缪斯》(慕尼黑古典藏品博物館藏)。陶瓶上女神在悉心彈琴,旁邊的小鳥也在側耳聆聽。繪畫中輔以美妙音樂,可謂源遠流長。我知道在《畫外有音》之前,王加已出版過一本《音畫之間》。我相信,他在名畫和名曲的汪洋大海中自然還會乘興遨遊。(丁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