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與人的悲傷并不相通。
豈止是悲傷,人們在認知上往往也相去甚遠,從而導緻各種矛盾的産生。
先從今天的一件小事說起:
早上,我下樓去買馍。由于西安疫情嚴重,小區采取隔離措施,大門封鎖。小區門口的超市就想了個辦法,從後面通往小區的窗口遞送物品,開展業務。
我便在一個窗口下排隊。
聽見旁邊一個窗口下,有位大姐問道:
“有饅頭嗎?”
“沒有。”裡面回答道。
“馍呢?”
“沒有。”
後面排在隊伍裡的人都笑了。
作為一個地道的陝西人,我很清楚他們在笑什麼:在陝西饅頭和馍分明就是一種東西。
我同時也知道,在南方某些城市,饅頭和馍是有區别的。
這得益于上大學時,一個浙江紹興的同學,他曾告訴我:在他們那邊,馍就是你們這邊的馍馍,而饅頭是帶餡的,類似于你們這兒的包子。
有次在飯堂打飯的時候,他對餐廳的大姐來了句:“給我來個饅頭加馍”,使我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忍俊不禁。
買完馍馍回來後,我還特地在網上查了下饅頭和馍的區别。
馍制作材料和形狀相對更豐富一些,各種粗糧通過烤、蒸、煎、炕,做成圓的、方的、扁平的形狀,都可以叫做馍或者馍馍。而饅頭一般都是通過細面蒸成,形狀多為圓形。
據說,諸葛亮七擒七縱征服孟獲之後,揮師回營的途中,經過廬江。正準備下令渡江,突然狂風大作,浪激千尺,鬼哭狼嚎,諸葛亮忙招來孟獲問明原因。原來,兩軍交戰時陣亡的将士陰魂不散,聚集于此阻止過江,非得49顆蠻軍的頭顱祭江不可。諸葛亮于心不忍,遂生一計,令人用米面為皮,牛羊肉為餡,制成49個人頭置于案上,然後焚香祭奠,果然風平浪靜。從此就有了“蠻頭”,後來就演化成現在的“饅頭”。
所以,饅頭最先指的是類似包子一樣裡面有餡的東西。
我想,買包子那個大姐估計不是本地人,問的應該類似于“有沒有包子和馍吧”。
然而,大家卻笑了。
這就是地域文化導緻的認知差異。
導緻這種認知差異的原因還有許多,例如年齡、性别、生活習慣等。凡是不同的個體差異,都有可能産生這種認知偏差,從而導緻各種溝通障礙和隔閡,甚至産生矛盾。
因此,有句話叫理解萬歲。如果由于認知偏差産生矛盾,客觀上來講,是不存在對與錯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進而導緻矛盾升級,事态加劇惡化,以緻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境地。
我有個大學同學叫小張,有次打電話閑聊的時候,得知他已經和妻子離婚了。問知原因,竟然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
一天早上,小張剛洗漱完準備上班。
妻子從衛生間出來,沖着小張說:“擠牙膏為什麼要從中間擠呢,多惡心啊?”
小張一聽,莫名其妙,随即反問道:“牙膏不從中間擠從哪擠啊?”
妻子有點生氣地說:“當然是從後面擠了。”
小張覺得妻子沒事找事,又着急上班,一時沒有控制好語氣,兩人因此吵了起來。誰也說服不了對方,進而越吵越厲害,終于導緻最後兩人的離婚。
我聽後唏噓不已。
擠牙膏從中間或者後面開始本來沒多大區别,隻是因為兩人從小養成的生活習慣不同罷了。但正是由于雙方各自長期積累的根深蒂固的習慣,從而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做法才是正确的,這就導緻誰也說服不了誰,反倒以為對方在故意挑刺,以緻事态升級到無法挽回的境地。
如果當時雙方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一下,問題肯定會迎刃而解,但是,長期固有的思維習慣是如此堅固,導緻這個換位變得很難。所以有句俗語叫“理解萬歲”。
當然,這種問題也是有辦法解決的,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破我執”。所謂“我執”就是由于長期生活經驗、思維模式等形成的固有認知。“破我執”就是要從固有認知的圈子跳脫出來,以更廣大、包容的視角看待問題,懂得換位思考,同時意識到自己思維的局限性。這樣,就能避免産生很多不必要的争執和矛盾,小張同學的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因此,當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無法理解或不能接受的事情,可以停下來先思考一下,是不是陷入了固有認知的怪圈,隻知馍馍不知饅頭了。
以上就是一個饅頭引發的思考,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