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颍州時寫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谧的藝術境界。而詞人的安閑自适,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别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後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詞的綱領 ,由此引出“群芳過後”的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悟的“好”的意味。“狼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于春風中的姿态。以上數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群芳過後”本有衰殘之味,常人對此或惋惜,或傷感,或留戀,而作者卻贊美說“好”,并以這一感情線索貫穿全篇。人心情舒暢則觀景物莫不美麗,心情憂傷則反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