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根鐵絲的自制發明

一根鐵絲的自制發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6 02:51:39

1.9萬米,烏魯木齊石化公司自主架空幹線路通信光纜的長度。2萬元,每次維護所産生的費用。維護光纜不僅代價高昂,登高作業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烏石化信息管理部員工馬剛從2001年開始從事這項工作,二十年磨一劍,今年冬天他用一根小鐵絲一舉破解光纜維護貴、爬杆險兩大難題,讓原本的“糟心”活變得順心如意。

随着烏石化公司“智能化”工廠建設不斷深入,每分鐘都有數以萬計的生産數據通過通信光纜實時傳輸到生産、專業部門的各類終端,是烏石化公司各類生産裝置運行控制重要的神經系統。“通信光纜裡,傳輸的都是公司的生産數據。這些光纜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放心。”說起烏石化公司信息管理部自主架設的通信光纜,馬剛既驕傲又無奈。

由于新疆冬季持續時間長且降雪量大,通信光纜線因冰雪凍結、熱脹冷縮等原因發生形變,使原本懸挂在兩根相距70米電杆之間的光纜松垮下垂。一方面影響美觀,另一方面,架空幹線路與拉運化肥産品的道路重合,特種車輛經過時,容易勾挂造成電杆倒塌、通信中斷,給公司安全生産帶來重大隐患。

一根鐵絲的自制發明(一根小鐵絲搞個)1

馬剛所在的光纜輔助器攻關小組利用自制工具維護光纜。(攝影:馬旭)

過去維護光纜,馬剛和同事隻能動用登高車進行高處作業來緊固光纜,除了兩名作業人員之外,還要有主、副登高車司機、作業監護人等至少6人才能完成,既費時又費力。“公司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各項成本費用不斷壓縮,怎麼才能‘多快好省’解決問題,我們坐在電杆下時想,開車經過幹線路時想,就是找不到突破口。”馬剛先後試圖通過查閱資料、咨詢中國電信公司等專業人員、請教兄弟單位同行解決問題,但尋無果。

求人不如求己。馬剛和5名同事組成了一個光纜輔助器攻關小組,這個平均年齡45歲的攻關團隊,經過數次的頭腦風暴,現場觀察,廢料場動手演練,最終從電力行業的拉閘杆找到了靈感,這根通過拼接延長可以夠到高空線路進行拉閘的工具讓馬剛看到了希望。

一天夜裡,馬剛在家中挂窗簾時忽然靈光一現,“從前我們都在想如何緊固光纜,如果利用拉閘杆,把松垮的光纜通過一個工具間隔一定距離挂在緊繃的鋼絞線上,不也能解決懸垂的問題嗎?”他顧不上等到天亮,驅車前往電訊站廢料場,找了一根鐵絲,拗成“M”形,一個槽挂鋼絞線另一個槽挂光纜,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把這個小裝置和拉閘杆固定在一起。

折騰了一宿,馬剛的創想變為了握在手中準備迎接實戰考驗的工具。第二天一上班,馬剛興奮地和團隊的其他成員分享自己的“發明成果”,5個人直奔架空幹線路,看見一段懸垂度超過标準的光纜,馬剛抄起自制的工具說幹就幹,10分鐘,檔距70米的光纜維護完畢,團隊成員紛紛嘗試,對這個小發明贊不絕口。

一根鐵絲的自制發明(一根小鐵絲搞個)2

利用工閑時間,馬剛和同事一起研究如何進一步開發利用光纜輔助器。(攝影:馬旭)

“通過這個工具,松垮的線纜可以及時得到維護,僅需2人配合就能完成作業,既安全又便捷。”馬剛和他的團隊用2塊錢的自制工具,破解了2萬元的維護難題。在提質增效的路上,鋼纜輔助器攻關小組還在不斷地對他們的發明成果進行優化開發,衍生出更多的适用場景和問題解決方案。

通過“五新五小”活動的持續開展,烏石化公司不僅培養了一批有創新思想會使用創新方法的團隊,同時也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2021年,公司共征集“五新五小”項目341件,來自基層的“智慧果”在企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一線創新激活公司提質增效“新引擎”,注入新動力。(鄧芸 馬旭)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