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蕩秋千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滿街楊柳綠煙絲,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洞,女郎撩亂送秋千。”唐代詩人韋莊的詩作,反映了在陝西地區,女子過清明節流行蕩秋千的習俗。
秋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桠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并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蕩秋千随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皇宮裡也安設秋千供皇後、嫔妃、宮女們玩耍。
因此清明節蕩秋千就成為一個傳統習俗而流傳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