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老戲骨李雪健因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時,口齒不清,精神狀态不佳而引起了網友關注。
節目中,67歲的李雪健臉色稍顯憔悴,發言時更是口齒不清語速緩慢,拿話筒的手時不時抖動,身體狀态令人擔憂。
對此,有了解情況的網友解釋道,李雪健老師是因為前幾年做喉癌手術,導緻聲帶受損,而身體欠佳可能也與喉癌病情有關。
與肺癌、胃癌、肝癌等常見的癌症相比,喉癌比較少見。但是,在頭頸腫瘤中,喉癌的發病率并不低,約占14%,發病年齡以40歲-60歲居多。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喉癌發病人數為2.34萬例,死亡人數1.32萬例,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明顯高于女性。
長期聲音嘶啞當心喉癌來襲過度發聲、感冒、上火、扁桃體炎……或多或少都會引起聲音嘶啞的情況。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聲音嘶啞會随着病情的好轉恢複正常。如果聲音嘶啞長期不見好轉,吃藥也無濟于事,應警惕喉癌,需要盡早到醫院耳鼻咽喉科去檢查。
正常情況下,随着年齡的增長,聲帶的肌肉會變得松弛,張力也會減低,可能出現聲門閉不緊,說話沒力氣,嗓音會越來越啞等變化。但是,如果年齡和發音不匹配,而且也排除了炎症問題,就有可能是喉部出現問題了。
當癌腫長在聲帶上,擠壓氣道,或者表面出現潰破的時候,就會影響聲帶活動,導緻聲音嘶啞。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炎症引起的聲音嘶啞,具有持續時間短和反複發生的特點。喉癌引起的聲音嘶啞,持續時間在2周以上,随着病情的進展,逐漸加重。
除了聲音嘶啞,喉癌的常見症狀還包括咳嗽、咽喉部疼痛、痰中帶血、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頸部長包塊等。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以上症狀,要及時去正規的醫院檢查,查明病因。
另外,喉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胃食管反流、廚房油煙、吸煙酗酒、缺乏微量元素、感染HPV病毒等。因此,對于生活習慣不好,愛吃甜食、油膩食物;吃飯完後喜歡躺着;以及長期接觸廚房油煙、HPV病毒感染等人群來說,應高度警惕喉癌的發生。
發現異常,電子喉鏡是可靠的檢查手段由于鼻咽喉器官位置較深,生理結構複雜,人眼無法辨别喉嚨是否出現病變,隻能依靠特殊的設備進行檢查。目前,電子喉鏡是最可靠的檢查手段。
檢查前,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往咽喉部噴局麻藥,然後醫生會将喉鏡深入到喉腔内,實時把檢查畫面清晰地顯示在顯示屏上。通過顯示屏畫面,醫生對喉嚨的健康情況進行初步的診斷。在喉鏡檢查時,應放松心情,積極配合醫生。
喉鏡檢查具有舒适度高、耐受性好的特點,而且可以深入喉腔,接近病變部位,咽喉部的細微的變化都可以清晰可見,有助于實現更快速精準的診療,目前已經廣泛用于喉科疾病的診斷與檢查。
喉鏡檢查的費用也不高,根據每個地區的收費标準,在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屬于性價比較高的檢查項目。所以,不用擔心喉鏡檢查會很痛苦,也不用擔心負擔不起檢查費用,一旦出現疑似喉癌症狀,應及早進行喉鏡檢查。
目前,喉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抑制治療等。如果早期發現喉癌,并積極進行幹預,喉癌的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而且,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不是所有的喉癌需要切除聲帶,大多數人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切除,保留喉嚨的發音功能,手術之後依舊能說話,還有助于減少并發症。
對于進行了聲帶全切手術的喉癌患者來說,手術之後,喉嚨喪失了發音功能,也并非意味着永遠不能說話了。第一,患者可以通過訓練,依靠自身食管發音;第二,患者可以借助體外電子喉,利用電流振動頸部的空氣,形成聲源,輔助發音。
雖然“喉嚨痛”基本上人人都遇到過,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表現,但我們依然要引起重視,學會分辨是炎症引起的喉嚨痛,還是喉癌引起的喉嚨痛,有助于喉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健康2021##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喉癌患者正常說話并非難事》.健康時報.2019-12-10.
[2]《老煙民易患喉癌》.健康時報.2019-12-06.
[3]《“破嗓”竟然診斷為喉癌?喉癌患者以後還能說話嗎?》.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2020-09-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