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有關清明節的來曆有何說法

有關清明節的來曆有何說法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9 17:21:43

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究竟從何而來呢?民俗研究者們持有不同看法。

第一,清明因節氣而起。清明,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西漢劉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訓》記載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己,為清明。每年陽曆四月五日農曆三月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開始的一天為清明節。

第二,清明是節氣的俗演。清明節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二是指節日。節氣是時序的标志,節日則包含某種風俗和紀念的意義。清明能演變成節日主要緣于春秋時代的介子推。《荊楚歲時記》記載 晉文公與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

公複國,子推獨無得,子推作龍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舉火。從此就有了寒食節。到了清朝,寒食節與清明節相近,就統一稱為清明節,寒食節漸漸被人忽視了。

第三,清明,經曆了相當長的曆史演變後才形成了清明節。相傳大禹治水後,就用清明慶賀天下太平。周朝在制定曆律,确定二十四節氣時,将三月節命名為清明,以标志天地清朗明淨。秦漢兩代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節氣等日子都要去陵墓祭奠。到了唐朝,開元二十年唐明皇公布了一道命令,《舊唐書》說 寒食上墓,禮無經文。近代相傳,寝以成俗。因寒食與清明相近,所以寒食、清明統一稱為清明節。清明從古至今經曆了幾千年的演變,才正式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我國民間有着悠久的曆史,但關于它的來曆,學術界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