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正彈奏到意在描繪泰山的樂曲。其中,“方”的意思為:“正在”。“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出自先秦呂不韋的《伯牙破琴》。
原文: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非獨鼓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雖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禦之不善,骥不自千裡也。
翻譯:伯牙在彈琴,鐘子期聽他彈。伯牙正彈奏到意在描繪泰山的樂曲,鐘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說:“彈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會兒,伯牙又彈奏到意在描繪流水的樂曲,鐘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說:“彈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蕩蕩的江河!”鐘子期死後,伯牙悲痛萬分,拉斷了琴弦,把琴摔破,并發誓終身不再彈琴。他認為這個世上沒有值得再為之彈琴的人了。不僅僅是彈琴這樣,對人才也同樣是這個道理。雖有能人,而不能以禮相待,為什麼要求人才對你盡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駕駛車馬,好馬也不能發揮日行千裡的才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