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最近覺得身子特别乏力、渾身沒精神,這兩天還覺得面部有點水腫的感覺,去醫院做了各項檢查基本沒啥問題,問了醫生才知道,原來老王體内濕氣太重了。
老王納悶,自己一直喝水不多、且喝茶的時候還喜歡泡些黃芪、枸杞,為什麼還是濕氣重呢?
你知道“體内濕氣重”是怎麼回事嗎?“體内濕氣重”有沒有警示信号?怎麼判斷?又該怎麼解決呢?今天告訴你真相。
一、濕氣産生的原因是什麼?濕氣的産生主要有外部環境因素與内部原因兩個方面。下面我們來一探究竟。
1.外部原因
所處的環境對身體的影響是極其明顯的。如南方多雨季,相對應的南方人久居于這樣的環境中就會體内濕氣較重。
陰雨連綿的天氣會增加體内的水濕成分,導緻體内水分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從而導緻體内濕氣加重。
另外如果床單被褥、衣物、卧室久不通風或者晾曬,時間一長也會導緻體内濕氣加重。
2.内部原因
(1)喜食生冷油膩食物
目前正處于夏季高溫環境下,一些年輕人便會開啟冷飲、冰淇淋、火鍋、撸串的生活,喜食生冷食物和油膩食物會直接加重濕氣,這是由于其食物特性導緻身體代謝水平降低所緻。
并且長期飲食生冷油膩食物會損傷腸胃功能,導緻脾胃損傷。脾胃是運化水濕以及攝入人體的水谷精微物質。
若是脾胃受損,就會導緻濕濁内生,水谷精微輸布失常,氣血化生無源。從而出現頭暈目眩、精神乏力、疲憊、腹脹、便溏等症狀。
(2)缺乏運動,喜歡“宅”
體内有濕氣的人大多是缺乏運動的人群,因為汗液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一個重要環節,運動過少、長期宅在家中玩手機電腦就會造成肌肉松弛、汗液排出量少,長期堆積在體内,就會造成濕氣内生。
1.乏力
晨起起床後即使睡個回籠覺也會感覺疲倦、頭重、精神不振、乏力等情況。
2.食欲不振
濕氣過重導緻脾胃運化失常,攝入腸胃的食物難以正常的消化吸收,腸胃蠕動功能減弱,導緻出現食欲不振、納差、消化不良等情況。
3.大便粘膩
大便粘膩的一個特征就是排解大便後,沖馬桶很難沖下去,總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并且大便不能像正常大便一樣成型,總是稀溏便。
4.二陰異常
體内濕氣過重,表現在生殖器上面,男性會出現陰囊潮濕,甚至陽痿遺精,還有人會出現小便中有米糊一樣的物質,稱為膏淋。女性體内濕氣過重則通常會出現白帶增多、陰道瘙癢、濕熱,伴有小腹下墜感。
5.體形虛胖
中醫學認為肥人多痰濕,瘦人多火。體内濕氣過重的人雖然平時的生活作息和往常一樣,但是體重明顯增加。
這是由于體内濕氣阻礙了新陳代謝,導緻濕氣在體内堆積,出現了體重增加的情況。一般多為虛胖,甚至還會出現面部浮腫等情況。
1.适當運動鍛煉
中醫學認為,濕氣性屬陰,為“百病之長”。運動鍛煉一方面能增加陽剛之氣,提升身體素質,一方面通過适當的體育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推動身體各個髒器的配合,排除濕氣。
2.泡腳
每天在睡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以40攝氏度左右的溫熱水泡腳,可舒緩神經助眠,并且在泡腳時可以适當加入一些祛濕的中藥,如果不方面中藥,也可選用生姜代用。
泡腳時長控制在15到30分鐘左右即可,長期堅持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肚臍貼
肚臍貼是中醫學上一項重要的外部治療手段,在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的《參同契》一書中多次被提及,其組成有花椒、艾絨、幹桂圓肉、酸棗仁等藥物。
其中花椒性辛熱,具有溫中祛濕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寒以及濕氣内蘊具有較好的療效。艾絨可溫經散寒祛濕,對于婦女宮寒、帶下濕熱等婦科疾病療效顯著。
外加酸棗仁補養肝腎、幹桂圓養心安神,諸藥合用既可祛濕,又可養肝腎,助眠安神。
肚臍貼制作簡單,隻需将各種藥物搗碎後,糊成丸狀,用醫用膠帶貼敷于肚臍處即可。晚上睡前貼敷,晨起揭掉,簡單方便快捷。
如果對于藥物比例不清楚,或者藥物采買不便,也可以選用成品,實惠方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